第A11版:保健周刊

祖父的菜园子

  □徐正祥

  故乡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位于皖中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村子西边有两座海拔200米左右的小山。面向两山,左边一山呈圆锥状,名曰尖山;右边一山有两条南北走向的山体并联在一起,故曰双山。祖屋建在村子的西头,墙基使用附近山上开采的石头,经过风雨的洗礼,已经呈灰白色了,墙壁主体部分是用土法烧制的红砖砌成的,屋顶铺设青瓦,屋内的梁柱和墙壁骨架用松木搭建。这是祖父建的第二座房子,也是村西坡地上的第一座房子。

  儿时,我常坐在祖屋的门前,看着夕阳慢慢落下。看得久了,竟然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夏天,日落双山;冬天,日落尖山。落日在双山和尖山之间走一个来回,一年便过去了。

  祖屋西侧有一口小池塘,池塘东南侧有一块长条形的高地,我们称那块地为塘埂,这里就是祖父的菜园子。塘埂中间是一条仅供一人通行的小路,原本两边长满了杂草,其中以茅草居多,后来祖父除草、翻土,种上了各种蔬菜。

  等到夏季,园子里可热闹了!小青菜像一群瓷娃娃,安静地排着队;红辣椒像小火苗,在枝头跳动;长豆攀上小竹架,垂下了小辫子;丝瓜也不甘示弱,缠上了塘埂边的刺槐树,瞅着地上斜躺的黄瓜;南瓜、冬瓜一声不响地生长,最后成了菜园的霸主。扇着翅膀的花蝴蝶和嗡嗡叫的七星瓢虫是菜园的常客。宾主之间,其乐融融。偶有不速之客——一只红冠大公鸡带着几只母鸡突然闯入,打破菜园的宁静。它们啄着菜叶,咯咯叫着,将菜园糟蹋得一片狼藉。看来,这便是菜园的天敌了。为此,祖父用一米高的细网将菜园围了起来,但是难免有漏网之鸡,抵御不了菜园的诱惑,飞进了菜园。幸好,这群鸡也是有天敌的,它们的天敌是祖父。对待这群不懂礼数的强盗,祖父先是用啸声驱赶。对冥顽不灵者,祖父只得使出他的杀手锏,于屋前拾起一块石子,扔入菜园,练得久了,后来竟百发百中,那鸡便扑棱着翅膀飞出菜园。偶有受了惊吓的母鸡,慌不择路,一下子飞到了池塘里,成了地道的落汤鸡。直到附近的鸡群对菜园产生了恐惧,祖父的菜园保卫战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夏天,祖父总喜欢在太阳溜达到双山附近时去菜园干活,他常穿一件洗得泛黄的白汗衫,下身穿一条大短裤,热了,便脱掉汗衫,赤膊上阵。周末,祖父也会让我给蔬菜秧苗浇水。我先用一只红桶去池塘里打水,祖父觉得我年纪小,让我每次只提半桶水。我偏要逞强提满满一桶水,以此证明自己力气大,但是路上难免踉跄,等提到菜园,差不多也就剩半桶水了。之后用一只铁瓢逐个给秧苗浇水,有时也将水洒向空中,制造一场人工降雨,并乐此不疲。

  那时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菜园子,但祖父的菜园子是最大的,蔬菜品种也是最齐全的。这倒是和祖父口中常提的那句“自力更生”相符。

  祖父种菜一是为了减少开支,二是为了锻炼身体。直到他行动不便时,才放弃了菜园子。如今,随着祖父的离去,那塘埂再次长满了茅草,菜园没有了丝毫痕迹,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我一直会记得故乡的落日在双山和尖山之间徘徊,祖屋西侧有口小池塘,塘埂上曾经是祖父的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