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教育周刊

以建全市最好的学校,办全市最好的教育,创全市最好品牌为目标

经开教育“乘风破浪”

  作为无锡城市新核心,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以全市3.4%的土地面积承载着全市6.3%的人口,提供全市8%的基础教育学位。担负着基础教育重任,经开区自成立以来就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随着去年12月18日经开区教育局揭牌成立,该区在办人民满意教育方面更是全力以赴。“十四五”期间经开区教育系统当如何“乘风破浪”,跑出经开教育加速度,练就高品质?近日,记者专访经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柳。

  扬长“补”短,一幅蓝图绘到底

  经开教育事业如何发展,不仅要提前绘蓝图,更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经开区自成立以来,将规划先行作为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起点的重要工程,明确“十四五”期间经开教育全面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围绕“建全市最好的学校,办全市最好的教育,创全市最好的品牌”这一核心目标,加速落实《经开区教育设施布局中长期规划》,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形成一批高品质、高品位的教育项目。

  2019年秋学期投入使用的华庄中学新校区宽敞大气,如今校园里春光正好,有效缓解了区域内东南片区日益紧张的初中教育资源。2020年,该区教育财政投入更是大手笔,投入7.29亿元同比增长34.5%。新建的江南新城中学、观山实验幼儿园里已经被读书声、笑声填满,还有多所幼儿园即将投入使用。今年,全区计划开工新建学校12所,改扩建学校2所,缓解日益紧张的教育资源。“十四五”期间,经开区计划新建学校32所,新增各学段学位3.56万个,彻底解决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按照规划,到2035年经开区各类学校达到80余所,让区域群众获得充足、优良的教育资源。

  “太湖新城地区发展在加速,人口快速增加导致的教育资源紧张局面,解决起来并不能一蹴而就。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先清理历史‘欠账’,再适度加快步伐,本着均衡发展、适当储备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杨柳说。

  经开区的教育资源布局规划有远见,实施有魄力。该区力图把最好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都用在教育上,加大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彻底缓解教育资源紧张局面,更为提供优质的教育打牢基础。区域发展优质教育事业的信心之坚定、用力之深,可见一斑。

  纳贤才、育人才,让“家底”更丰厚

  “经开区目前拥有省级特级教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11人,市区级骨干教师280余位。”杨柳清楚地报出了经开区教师的“家底”。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师资队伍,然而根据“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的学校数量,该区未来数年最少招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2000名。面对呈几何级增长的师资需求,经开区教育部门正在摸索出招才有力度、引才有高度、育才有梯度、留才有温度的教师队伍配置“经开办法”。

  “天青色等烟雨,经开在等你!”前不久发布的《无锡经济开发区“名师计划”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可见经开区对教育人才的惜才、爱才之心和打造高层次教育人才孵化区的诚心。为教育人才设置优厚待遇,让他们安心从教。比如“名家人才”在该区域购房可享受100万元补贴,不购房可享受50万元补贴,每年还可获得12万元考核奖励。该办法不仅意在吸纳更多优秀教育人才到经开区从教,对区域内教育人才也提供了诸多激励和保障。比如本区内教师获评名家人才、专家人才、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的,在获得荣誉当年给予一次性丰厚的奖励。

  教师队伍的壮大不能仅靠引进,自己培育的人才更能适应经开的“水土”。今年,经开区立足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和教师发展内需,打造以区内培育为主,区外引进为辅的双循环师资培训品牌项目。杨柳介绍,今年将依托区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经开区未来名校长”培养计划,优化“领航”“领路”“护航”工作室建设,开设“校长说”“经开教育大讲堂”等论坛,提升校长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发挥区域内骨干教师引领带动作用,为教师发展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大餐,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此外,今年全区将优化教师均衡发展通道。

  更多优质教育品牌,满足“优学”期待

  吸引大量高层次人才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经开区的软实力之一。经开区自成立后集中区内两所优质小学成立了尚贤教育集团,如今知名度与日俱增。

  提升教育软实力,经开区打出组合拳为教育品牌建设,为全区教育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可能。杨柳表示,经开区已经与江南大学、锡师附小、大桥实验学校等品牌学校加强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办学、托管办学、引进办学等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落地生根。未来经开区还将通过实施“名校+”“联盟+”战略,进一步引进江南大学、新教育、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品牌,采取委托管理、品牌共建等方式创办新优质学校和联盟共建学校,打造区域优质学校群。“我们最先成立的尚贤教育集团,计划未来成员校增至3到5所,继续做强‘行知’‘行远’幼儿教育集团,我们还计划新建中学教育集团等,形成优质资源集聚、办学体制灵活、教育质量过硬的发展新局面。”杨柳说。

  善于运用外力,也是经开区提升教育质量的一剂良方。经开区启动的“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诊断与改进服务项目”,旨在优化全区教育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增强学校持续发展与自我改进的能力,提升全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杨柳表示,项目专家团由高校学者、教育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和一线名校长组成,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实施包括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研制、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和学校改进行动,为经开区教育事业提档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智教融合”,或许将成为经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突破口。杨柳介绍,今年经开区启动科技赋能工程,将建设万兆骨干网和教育大数据中心,打造“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该区所有中小学启动基于“5G+AI”模式的数字化智能校园建设,成立青少年创客中心,建成28间创客教室,打造领先水平的AI赋能教育示范校,为教育5G时代装上“数据引擎”。全区将计划用三年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智能化教育体系,打造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经开区正在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科创新高地、城市新名片、宜居新样板,我们教育系统要开好局、起好步,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老师,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的服务。”

  (陈春贤、实习生 吕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