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闻悉母亲所在养老机构的一位男护工要离开机构,简短地聊了几句,心中五味杂陈,突然明白了一种特殊情感的存在。
记不清哪次去探望母亲,路过老年车停放处,发现一位高大帅气的男士坐在一辆老年车上,口中念念有词,很专注地看着手机。见到母亲后才知道他是楼层新来的护工。
养老机构护工很难找,男护工就如医院男护士和幼儿园男老师,都属于“稀缺资源”。聊天中发现,无论是谈吐还是沟通都很有礼貌,属于什么都能聊的那种。尽管不是专职分管我母亲的床位,但时间长了,感觉在母亲身边多了一个兄弟。他跟母亲也挺投缘的,还带着妻子孩子去看过我母亲。
渐渐地,每次去看母亲,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便会打听是回老家了吗?其他家属也都挺信任这位不可多得的男护工。接触多了,发现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太太们都喜欢他,老头们也挺信任他,甚至有的不认识儿子,只认识他。每次看他“逗”得是他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喜笑颜开,真是打心眼里佩服他这种特殊的“能力”。
今年以来他照护的两位老人相继走到了生命尽头,虽然都是在医院被宣告不治,但他说情感上接受不了。老人们信任他,感情上也依赖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日久生情”也发生在这些年龄相差很大的两种身份的人之间。以往跟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总在夜深人静时“跳出来”打扰他……苦不堪言。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为了对年轻人进行“责任感”教育,曾带着一批新入职的孩子去养老机构参观、座谈。一位护工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有一年下定决心不干了,家人也在老家帮着找了份工作。但是过了年初一,她就开始失眠,总有她护理的老人在唤她的“幻觉”,受不了这样的“精神折磨”,她又回到了护理岗位。她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我发现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抽泣,机构管理人员感同身受,流着泪说了很多这样的故事。
进入老龄社会,养老机构方兴未艾,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所有担负起照料老人这份工作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此类“情感”问题。事实上,老人进了养老机构,就像进入了大家庭,一日三餐、洗脸洗澡,甚至大小便,都离不开像“家人”一样的护工。有时候,老人的子女反倒像客人一样,有空才去看看。显而易见,老人们跟谁“亲”呢?这些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又大多比较有爱心,很愿意跟老人打成一片,让他们开心。这样的“感情”又怎么是能用“理智”平衡得了的呢?
跟母亲说了男护工要离开的事,或许脑梗后遗症让她反应比较迟钝了。心里真希望她就这样“迟钝”下去。而我,却有了一份不舍。我明白其实对护工“依赖”的还有家属们。但我非常能理解这位护工,他的离开并不是因为他不热爱这份工作。正因为“人到、心到”,让他产生了新的困惑,从感情中难以自拔。但如果是很“无情”的人,又怎么去从事这项工作呢?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