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全生产专职管理员不在岗,行车运行范围内使用泡沫夹芯板搭建临时办公室;储罐区未张贴物料周知卡;机械传动装置未设置防护罩;配电房内电缆沟盖板缺失、未张贴操作规程、杂物乱堆放,配电室年初张贴的封条至今未拆封……近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四不两直”走进江苏中煤电缆企业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脏乱差”的生产加工画面,经过督查组成员一番细致检查,一共发现17条事故隐患,执法人员现场开具了执法文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
专项检查发现,像该电缆企业这样的机械加工、铸造类企业,平均能查出10多条安全隐患,有些企业甚至高达30多条。上月初,在对宜兴市大唐铸造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安全设备使用维护存在较多隐患,一些设备到了使用年限仍在作业,有些需定期保养的机器没有按时维护,执法人员在该企业共查出一般隐患26条、重大隐患6条。“有7条隐患现场强制整改,12条隐患已于本月20日前完成整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踪该企业,不定期“回头看”,直至所有隐患整改完毕。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为民办的最大实事。记者获悉,市应急管理局自4月1日起,采取抽检和“三位一体”的执法模式,在全市集中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对全市主要生产型企业,尤其是工贸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企业96家,查处隐患785条,立案55家。
记者注意到,此次曝光的26家企业主要分布于机械加工、铸造压铸、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及危化品生产行业,“走进这类企业,能明显感觉到整体氛围与安全生产要求不相符,表面上看,物料设施堆放混乱,一些必要的安全标记标识欠缺,安全操作细节经不起推敲,专职安全员不足,实则是企业安全意识匮乏,麻痹思想作祟。”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曝光不是目的,如何有效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平台和安全生产监管平台上的动态数据,及时捕捉行业隐患发生规律。同时,通过对全市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摸排,采取分类分级办法,在冶金、有色金属等六大行业中,厘清22条通用类、123条现场类检查项目,形成“一张表”提前发放给企业自查自纠,执法人员也将借助此表有针对性地展开精准执法。(孙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