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财经周刊

创新“银行+担保+X”模式

地方金融组织打通 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科技是现代经济的“心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已然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无锡市地方金融组织服务能力不断取得突破,一个以技术为驱动的“银行+担保+X”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较好地打通了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科技赋能 精准服务产业需求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最为关键的现金流受到冲击,让不少小微企业主犯了愁。对此,无锡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等地方金融组织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打造普惠金融“新势力”上进行了有益探索。1-5月份,全市地方金融组织发放各类融资款170多亿元,服务各类客户超过2万户;新增融资担保47亿元,服务各类客户645户。

  为解决工程领域保理融资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无锡城发集团围绕“一条供应链,两笔应收款,三个主体方”,开发建设了线上保理云平台。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在线签订电子合同、申请开立保证金账户、上传影像资料等。就在近日,无锡某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接无锡市1400多万平方米预制桩施工项目,因主材要求现款提货且工期紧张,该公司面临巨大的短期资金压力。线上保理云平台有效降低了这类企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

  依托大数据风控系统,布局供应链金融票据生态圈,恒昌农贷积极开展票据经纪业务,建设票据融资服务平台,让客户实现足不出户完成银行票据直贴业务,线上完成申请、票据验证、审核等业务流程,并可跨地域操作,此举为全省小贷行业首创。目前,该平台线上活跃客户近5000家,极大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高效性。

  多方联动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针对涉农领域长期存在的企业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开展“银行+担保+X”服务模式,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组团服务,既解决了地方金融组织“缺钱”的困境,也拓宽了银行、融资担保公司服务领域,为有效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进行了有益探索。截至5月末,全市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利用“银行+担保+X”业务模式为各类客户融资超10亿元,服务数百家客户。

  记者采访了解到,无锡市中宇典当有限公司携手担保公司和银行共同发起设立小微企业快速抵押贷款产品。主要针对不符合一般银行抵押贷款条件,又确因生产经营急需解决流动资金的小微企业,通过引进国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增信和典当公司的服务,实现快速融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无锡市伟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受惠企业之一,经中宇典当推荐引入无锡联合金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由华夏银行无锡分行放款,融资270万元,融资成本8.35%,用于基础工程资金支付,大大改善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减轻了短期资金压力。

  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这种“两难”的境地在银企之间已存在了许多年,如何才能扭转这种格局,打通任督二脉,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探索开展‘银行+担保+X’服务模式,切实为小微企业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据悉,我市地方金融组织通过引入多层次、多渠道资源,搭建资源整合平台,与多家机构达成合作,为企业发展构筑坚实的金融后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三农”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