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太湖周刊

无声世界里舞出中国龙

  游龙跟着龙珠,腾挪翻滚,盘起穿花,活灵活现。在玉祁街道的舞龙博物馆内,一支特殊的舞龙队伍正在排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们专门编排了新的动作,最近进入了最后的练习阶段。

  这支舞龙队很特殊,成员都是聋哑人。舞龙不易,聋哑人要练好就更难了。因为听不见,他们必须把所有动作和节奏都记在心中,反复练习,才能配合完成表演。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从完成一整套5分钟的基本耍法,到熟练演绎出水芙蓉、东方龙、元宝(摇船)等套路造型,一遍遍地学,一遍遍地练。如今,螺旋翻滚、叠龙、龙尾高翘等有难度的造型,大家也做得几近完美。

  而帮助这群特殊队员学会舞龙并掌握众多耍法套路的,是这一项目的老师兼教练——吕武。

  龙代表着力量与正义,象征着权威与祥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礼舍村的龙舞自明代正德年间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吕武正是非遗传承人。吕武小时候就对龙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早地跟着村舞龙队进行练习。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大赛中,吕武首次跟随舞龙队披挂上阵,并拿回金奖。之后,吕武获奖无数,渐渐成为这一非遗项目的领军人物。

  说起这支特殊舞龙队伍的成长,吕武感慨万千。一开始,他的很多想法和动作都没法准确地传达给队员们,他想了很多办法:给他们看各种舞龙的视频;在舞龙过程中,做手势、打节拍;每个动作的队形图、节奏、顺序等画写在纸上……吕武还将每天的训练记录做成台账,方便总结交流。慢慢地大家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团队成员之间也像是有了感应,只要吕武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大伙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而今,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锡城很多重大节庆活动中,比如区级运动会、庙会、市集甚至是去年的大运河博览会开幕式,“他们的每一次演出很精彩,配合默契,动作行云流水,没想到他们有这样的毅力坚持练习。”惠山区残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吕武的本职是玉祁供电所运维采集班班组成员,所以,他只能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和教学。他告诉记者,这次为了庆祝建党百年特意编排的节目,气势更加磅礴,突出中国似巨龙腾飞,屹立东方。“每天晚上2个小时雷打不动,练习基本功。”舞龙队负责人告诉记者,队员们练得汗流浃背,吕武则是不厌其烦地予以示范和引导。

  “今年我们的舞龙队会继续增加学习的难度,不断超越,不断创新。”吕武说。(哲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