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太湖周刊

凌霄花开

  □谢建骅

  邂逅并认识凌霄花是在几年前初夏的一天。那天傍晚,我在小区里散步,偶尔发现一居民家的围墙上开出来一簇簇漂亮的花,红艳艳的,如霞似火,状似喇叭,盛开在一片浓郁的绿叶中,像是墨绿挂毯上点缀着一个一个的红喇叭,好看极了。爱好花草的我,忍不住随手拍下了那片花事茂盛的娇美。

  就在我准备发到朋友圈与大家共同欣赏时,却被难住了,因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花,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于是,我直接在朋友圈分享了花图,很快一个朋友发来信息:“这凌霄花真好看。”我随即回复:“你怎么知道是凌霄花的?”“我家就栽培着凌霄花呀。”朋友还向我介绍了凌霄花。

  从此,我对凌霄花多了一份关注,并喜欢上了凌霄花,通过网络搜索和查看资料,对凌霄花也有了一些认识。凌霄花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适应性较强,不择土,枝丫间生有气生根,以此攀缘于山石、墙面或树干向上生长,多植于墙根、树旁、竹篱边。她还有一些别名,紫葳、吊墙花、藤萝花、倒挂金钟等。

  凌霄花的花期比较长,从每年农历四月至秋末都会开花,边开边谢。今年初夏,那家的凌霄花又开了,绿叶满墙,花枝伸展,一簇簇橘红色的花朵缀于枝头,迎风飘舞,格外逗人喜爱。我每天散步至凌霄花处,都要驻足一阵,看看她虬曲的身影,品赏这美丽的“红喇叭”。

  凌霄,多美妙的一个名字,顾名思义,凌云壮志直上云霄。凌霄花的精神在于勇敢攀缘,追求高远。它在生长的过程中,坚定着自己的信仰,婆娑的生命之藤从树根开始攀缘,就势而行,扎根于参天的树木、陡峭的石壁或平滑的墙面,蓬蓬勃勃地向上生长延伸,一直长到高处才开始努力绽放,向人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艳丽与独特。枝蔓越长花朵越盛,于执着向上中流露出高雅的气魄。看着墙壁上的凌霄花,我开始景仰这弱小而坚强的生命。

  凌霄花的美还在于它的药用价值,对于人类的奉献。据《中国药典》介绍,凌霄花具有行血去瘀、凉血祛风之功能,味辛酸,性微寒。等到八月,凌霄花枯萎了,可以把它的花瓣收集起来,每日取适量放在水里煎熬后饮用。睹物及人,藤条尚且如此,人类更应该关爱生命,让生命在创造真善美中得到永恒。

  也正因凌霄花攀缘的特点,人们往往把那些依附权贵、攀附高位、得到小利而洋洋自得的人,比作凌霄花。这似乎有些偏颇。对于凌霄花来说,树枝、石壁、墙面就是它的机遇、平台,而“凌霄”就是它的追求和希望。假如,没有了这些机遇、平台,何来“凌霄”呢!这样想着,我就对凌霄花有了更多的喜爱和欣赏。

  古诗里也有凌霄花的倩影,宋代贾昌朝在《咏凌霄花》中写道:“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唐代李颀的诗句“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描绘的便是凌霄绕梧桐树干而上,红色的花朵与碧青的树干、碧绿的树叶相映成趣的画面。宋代陆游的《凌霄花》,借凌霄来感叹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常常不为人理解,难展其志:“庭中青松四无邻,凌霄百尺依松身。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古来豪杰人少知,昂霄耸壑宁自期。抱才委地固多矣,今我抚事心伤悲。”

  我喜欢凌霄花,纤弱而执着,明亮而寂寞,安静地盛放于某个角落,从不刻意出现在人们眼前,倒是多情的人们总是会去寻找她,总是对她产生深深的眷恋。她年年如约盛开,热烈而张扬,依照自己的生存方式,一个劲地去追求高远的目标,为人们奉献美。

  人也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像凌霄花那样,抓住机遇,勇于攀登,莫忧谗畏讥,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攀得更高更远,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