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5版:印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无锡人气最高地

  

  猜猜无锡哪里人口密度最高?答案你可能猜不着:新吴区的梅村街道。来自无锡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发现,梅村地区人口密度最高达2万—2.5万人/平方公里,形成了人口高度集聚的“梅村现象”。

  为什么一个面积仅仅25.5平方公里的小小街道,成为无锡“人气”最高地?采访中,梅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冬青的一句感悟之言,或许道出了“梅村现象”背后的深意——“让每一个来的人找到合适的方式留下来,这是一座城市最美好的样子。”

  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梅村常住人口13万左右、流动人口17万—18万人,梅村地区聚集的总人口约在30万人,名副其实“人气”十足!

  魅力!

  底蕴深厚,人口吸引力全市居首

  说起梅村人口吸引力全市居首,朱冬青表示:“一点儿也不意外”,因为,这里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梅村,古称梅里,历史底蕴深厚,33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建立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句吴”。梅里史誉“至德名邦”,享有“江南第一古镇”之美誉。

  时间飞转到2021年春,在高大巍峨、古色古香的中华德城城楼前,2021吴文化发展大会隆重举行。传承泰伯精神,让吴文化名片熠熠生辉,梅村早有精心布局。从每年热闹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泰伯庙会,到修缮完工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泰伯庙,再到考古发现的3500多年前的梅里遗址,梅村历史文化底蕴厚度彰显。目前街道已获得国家级非遗1个——泰伯庙会,正在申请世界级非遗,二胡艺术(制作)、天天清水油面筋、钱氏古法酿酒、小阿姨酒酿、蔡阿水羊肉等上榜省、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此外,梅村红色根基深厚,红色文化和吴文化交融发展,锡东革命根据地就在梅村诞生,梅村也是新四军江抗东进的基点,建有的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获批江苏省“红色地名”。

  古韵今风交融辉映,近年来,梅村街道紧紧围绕“梅里文化小镇”这一定位,赓续历史传统,传承历史文化。历经三年建设,总投资达10亿元的梅里古镇二期项目去年11月20日正式亮相,全面展现出梅村作为“至德名邦”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十四五”期间,梅村还规划打造梅里文化小镇东部田园片区,继续弘扬吴文化和泰伯“德”“廉”精神。

  实力!

  区位优越,打造产业集聚高地

  “产业是人口集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梅村工作生活长达10年的梅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业生认为,人口集聚程度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重合的特征,而“梅村现象”的背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业雄厚的实力。

  “老祖宗”在三千多年前就看中了梅村这块地,充分说明,这里是个好地方。梅村有着优越的区位禀赋,位于无锡高新区的腹地,处在长三角几何中心,南靠无锡机场,北依京沪高速铁路无锡站、沪宁高速公路,新华路、金城高架穿境而过,地铁4号、5号线还将在梅村交汇,规划中的江阴、张家港至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城际线也将进一步提升交通通达程度。超赞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商务成本、城市通勤、宜居生活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为产业发展、人口的集中居住创造了有利条件。

  梅村是制造业高地,这一产业优势带来了人口的高度集聚。以全区“6+2+X”产业体系为引领,梅村着力打造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工业板块,在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里,聚集有超1000家工业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38家,产业集聚度可见一斑。发达的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10多年前落户梅村的捷普绿点,平日里全厂员工有3万-4万人,高峰时可达6万-7万人,俨然一个“工厂小城”。

  今年梅村“红五月”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上,坤鼎·无锡未来智造园等11个项目开竣工,累计总投资101.5亿元,达产后预计年销售137亿元、税收9.45亿元。“开竣工既是集结号,也是冲锋号。”下半年,梅村街道还将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近百亿元,这些项目为街道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活力!

  崇文重教,人居品质提档升级

  要问梅村哪里“人气”最旺,来看一条梅育路,这里聚集了梅村中心幼儿园、梅村实验小学、吴风实验学校、梅村高中等学校。尤其是作为全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梅村中学,集聚有55个班2400多名高中学子。每天近万张年轻的面孔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将这个地方变得热气腾腾、充满活力。

  “梅村自古崇文重教,是一座教育重镇。”说起教育,梅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健很是自豪。街道不仅拥有梅村高级中学、梅村实验小学、梅村中心幼儿园这3所百年名校,辖区内还有1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从托幼、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人口的流入,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倒逼公共服务和商业配套不断升级,梅村的生活居住配套十分成熟,生活在这里很是便捷。周末到梅里古镇逛一逛,这里“烟火气”浓郁,如今这里一跃成为梅村的黄金核心区、全市文旅休闲新地标,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吸引了近百万人流量。

  迈入“十四五”,梅村街道积极探索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商、宜业、宜游‘产城融合’之地”目标,深度推进片区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形成工业集中区、现代化新市镇、梅里文化休闲区、田园片区四大板块融合发展的框架格局。聚焦生态环境、市容市貌、交通出行、基础设施等民生热点难点,持续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城市功能和人居品质。相信随着光阴的流转,这里的“人气”将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