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铁肩担当筑平安 忠诚奉献建新功

  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纵深推进,获评“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先进示范县市活动先进地区”,重大安保维稳任务获得全胜,市扫黑办荣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全市政法队伍满意率98.99%……

  这一份份靓丽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全市政法干警的忠诚履职和奉献付出。今年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中心、紧抓重点、紧攻难点,统筹推进政法各项重点工作,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主动担当作为

  全力服务保障安全发展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是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市委政法委会同有关部门广泛组织开展“风险梳网清格、隐患清仓清底”等专项行动,将一个又一个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止于未发,全力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实现了“五个严防、三个确保”目标。

  保“稳”的同时,护“进”的力度一刻不松。全市政法机关接连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0版方案、服务保障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实施意见等举措,深入实施“产业链+法律服务”行动,上线运行“灵锡”政法公共服务平台,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上半年,无锡公安为5.17万新无锡人办理迁移落户,较去年同期增长51%。

  着力夯基筑石

  深化平安法治示范建设

  出实招保民安。积极构建市域一体化“大巡防”格局,深入开展“全民反诈”行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大力实施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环境。上半年,239个“平安前哨”、23座警务工作站实体化运行,电信网络诈骗同比呈现发案数下降、抓获数上升的良好态势,全市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和亡人数呈下降趋势,超限率全省最低。

  解矛盾促和谐。积极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扎实推进四级联动的“最多跑一地 服务零距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努力让群众“在一地就能有个说法”。各地深入开展创新实践,下转第2版>>>

  铁肩担当筑平安 忠诚奉献建新功

  上接第1版>>>涌现出宜兴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多元化解”、锡山区矛盾纠纷智慧化解系统“调解云”、滨湖“两诉”中心实体化运行“区块链”等工作品牌。

  强法治谋善治。率先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通知》,出台2021—2025年《法治无锡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启动“八五”普法规划,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满意度。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法院案件审判质量、检察工作满意度测评列全省第一。

  多元共建共治

  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我市全面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以来,紧紧围绕“十大目标任务”,细化落实106项具体任务,积极构建形成党委统揽、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市域社会治理格局。

  高效能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社会治理“坐标系”放到全省全国定位,深化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一屏展示,一网统管,一键指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初步建成,3.3亿余条社会治理数据与17个部门实现汇聚共享,专职网格员队伍实现全域覆盖,小区物业等民生领域问题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机制初步建立,用“精细化”支撑起了“大和谐”。

  从严管党治警

  着力锻造过硬政法队伍

  铸牢忠诚之魂,增强践行之力,是政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市政法机关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在固本培元上聚焦用力,在执法立威上精准发力,在整治正风上重拳出力,使政法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作风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市上下始终把学习教育贯穿到教育整顿全过程,党委主要领导亲自上党课、抓教育、深谈话,着力推动政法机关筑牢忠诚、强化担当、增强纪法警畏。

  查纠整改“动真碰硬”。各级政法机关“一把手”带头开展“政治忠诚”剖析,以上率下开展自查自纠,落地执行“宽严政策”;扎实推进“七查”工作,“零容忍”严惩违纪违法,深入开展“6+3+N”顽瘴痼疾专项整治,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总结提升“务求实效”。坚持“当下治”和“长久立”相结合,健全完善908项规章制度,广泛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努力让政法服务更便捷、更高效,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力挥楫方能勇立潮头。全市政法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努力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主战场勇挑重担,在深化改革、服务发展最前沿勇攀高峰,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第一线勇于奉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锡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