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无锡作家获中国儿童文学最高荣誉

迟慧:与儿童心灵相通即是创作源泉

  编者按 有这么一个公式:作文=1/2语文。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首先应从阅读开始,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点亮一盏心灯;阅读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领悟自己生命的完整。为了激发孩子阅读、写作的兴趣,今起,本刊推出“悦读理想国”,邀请知名作家为锡城学生点亮阅读和写作的魔法。

  “每次创作时我总能走进创造的世界中,与构思的人物对话,作品中的画面就呈现在我眼前。”这是无锡儿童文学作家迟慧的创作习惯,也是她接连不断创作出精彩作品的原因之一。前不久揭晓的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迟慧的童话作品《慢小孩》榜上有名。这位获得中国儿童文学最高荣誉的作家,是无锡报业少年新闻学院的客座教授。8月22日,迟慧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长大的慢小孩,写了个慢小孩的故事

  完成《慢小孩》用了一个月,迟慧就在她构思的童话世界里“生活”了一个月。“我的脑海中有慢慢小学,还有呱呱、慢慢、小根等书中的童话人物,画面感有了,写故事就不难了。”

  最初触动迟慧创作《慢小孩》的是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对父母陪伴自己的慢小孩逐渐成长变优秀的过程。文中的孩子因为发育慢而接连受到打击,好在家长给予她充足的成长空间,最终让她找到了人生的发展方向。“看完文章我就在想,如果文中的家长因为无法包容孩子的‘慢’而放弃等待,这个孩子的人生就会转向截然不同的方向。”迟慧观察发现,生活中这类孩子并不少见,“慢小孩们无法达到成长的统一标准,他们在成长中背负着极大压力,需要家长包容、理解和耐心等待。”

  慢小孩有自己成长的节奏,但愿意耐心等待的家长却不多。她希望通过笔下的童话人物和故事帮助慢小孩解决成长的困惑,也帮助家长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童年会影响人的一生,等待是家长必做的功课。我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也希望老师和家长们看看,一起探讨教育中的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迟慧说,她很高兴看到有家长看了《慢小孩》后反思自己,“曾经有一位母亲看完这本书后告诉我,她为自己曾经以爱的名义伤害过孩子而懊悔不已。”

  “这其实是一个长大了的慢小孩写了一个关于慢小孩的故事。”迟慧笑言,自己童年时也曾因“慢”而困扰,慢小孩遭遇的压力与苦恼她能感同身受。不过父母的包容和鼓励,让迟慧最终找到了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创作这个童话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迟慧说。她在创作《慢小孩》的过程中渐渐豁然开朗,明白了迟到的智慧也是智慧,迟开的花蕾同样芬芳。

  家长向孩子学习,相互成就共同提升

  迟慧直言,她从诗歌、散文创作转而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是被儿子铁蛋“逼”出来的。“为了让调皮捣蛋的孩子明白道理,我和其他妈妈一样想尽了办法,其中最有效的一招是讲故事。”迟慧以大象为主人公,把孩子成长中应当有的好习惯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我的孩子有一个看不见的兄弟陪伴他长大。”迟慧看到孩子这么喜欢这个故事,就把“大象学校”的故事整理出版了。

  关注各类儿童教育问题的她始终认为,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必修课,然而许多家长误把教育孩子当成一件任务,忽略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要修好这门课,家长不该端着架子,带着成年人的思维俯视孩子,而应该从孩子的视角观察、看待问题。家长其实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们成为父母后,就要承担起引领一个生命健康成长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能不断发现并改变自己,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增加生命的厚度,还能成为孩子的榜样。长此以往,亲子间就能很自然地走进彼此的内心。”

  “虽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让我操了不少心,但一路走来我要感谢他,是他促使我成长。”迟慧直言,自己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感受到童心,在创作的过程中找回童心,“是童心给我灵感,让故事的字里行间充满童趣,让孩子们觉得我懂他们,也让我感受到更多幸福。”

  创作逐步走向自觉,关注教育痛点

  迟慧认为,《慢小孩》是特别的,和她以往的作品都不同。“从这本书开始,我在创作时有意识地自觉融入了教育问题。我想用文学作品帮助更多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儿童文学创作启迪了我内在的爱,我从爱自己的孩子扩展到了爱更多的孩子。”

  从慢小孩开始,迟慧更渴望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他们成长中的困惑,想用更多作品、文字给予孩子们心灵更多力量。迟慧这么说,已经这么做了。正在创作中的注音版童话“恐龙”系列故事,是送给即将入学低龄孩子的礼物。“我关注现下孩子不喜欢上学,不喜欢阅读,做事磨蹭等问题,选择很多孩子痴迷的恐龙当作榜样,引导这些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迟慧相信,好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正面引导作用,比家长反复说教有用得多。除此之外,迟慧还关注到了一部分缺失理想和人生方向的孩子,计划把他们作为慢小孩的延续,继续以童话的方式,从儿童的角度,讲发人深省的故事。

  国内原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一批又一批年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者涌现出来,迟慧认为,这与成人作品萎缩而儿童文学市场需求量大有关。对于未来的创作之路,她表示将埋头多学、多观察、多体验,写出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家长解答成长中的困惑,促进亲子间相互包容、理解,走进彼此的内心。

  (陈春贤、杨涵 文/耿晓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