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中国共产党拥有应对风险挑战的成功实践与丰富经验。做好当前乃至更长时间内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应须善于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教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增强新形势下应对复杂形势、解决复杂问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本领,打好主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有准备之仗。
思患而预防的科学预判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发展形势与发展任务,特别是越是形势大好、取得辉煌成绩之时,始终秉持“思患而预防”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与困境。
1945年5月31日,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报告中以预测性的思维列举了可能遭遇的“十七条困难”。胜利在即的光明前景下,毛泽东清醒地指出要做好“吃亏的准备,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尤其是党内高级干部更要有对付非常的困难,对付非常的不利情况的精神准备。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郑重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期盼与追求,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在吸纳、借鉴中国历史治乱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的理论反思与提升。
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与弟弟邓垦谈话时,预见性地指出了:“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著名论断。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无事常如有事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无事常如有事镇定,方可以消危中之局。
见微而知著的敏锐洞察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潜在风险转变为现实危机,有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把握重大风险的发展走势、以敏锐的洞察力预防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本前提。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科学预判潜在风险,在社会风险积聚扩大前,及时发现,防患于未然、防患于初然,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不利后果的严重性;先防早治,以预防为主,切断社会风险升级的链条,防止社会风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1941年6月3日下午,杨家岭小礼堂正在召开陕甘宁边区政府联席会议,突然发生了雷击事件,雷电击中了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李县长不幸罹难。与此同时,雷电也击中了一头毛驴,毛驴主人趁机发泄不满。
群众报怨的话背后折射出陕甘宁边区的发展情况,党中央及时通过“雷公事件”这一偶然现象,深入群众,进行社会调查,从群众的呼声、议论、牢骚、埋怨中,发现一些隐藏的矛盾问题,据此研究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财政、民生等问题,及时调整、修改完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共产党在陕北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开展大生产与精兵简政运动,实现了粮食自给或半自给,有效缓解了群众负担,党政军民心也齐了,同心同德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就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有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能力,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勇于担责、善于履责、全力尽责,及早发现问题苗头,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知不足而改的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提升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创造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善于总结运用历史经验教训指导实践,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坚持真理的决心、走出挫折的力量。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修复能力。自我革命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建党初期对一些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等方面的错误进行坚决斗争是自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纠正党存在的“左”倾冒险错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的斗争是自我革命。延安时期通过整风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进行坚决斗争是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等是自我革命。改革是党的又一次自我革命,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党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为迎接新时代“赶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激发渗透在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持之以恒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江阴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