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财经周刊

助力乡村振兴,金融重在精准对接

  前不久,锡城某商业银行前往锡山区锡北镇做信贷产品营销。与几年前该银行到当地推介产品几乎无人问津的境况截然不同,此次推出的多款信贷产品竟然异常抢手,这很出乎员工们的意料。不仅使银行顺利地完成了这次信贷发放任务,而且也令当地10多户种养专业户感觉很解“渴”。而据该银行负责人透露,他们这次推出的信贷产品之所以受到农户的热捧,就在于其能按照对方的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强力支持。近几年来,我市部分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不少涉农信贷产品,也受到不少农户青睐。如建设银行无锡分行推出的云税贷、江苏银行无锡分行推出的乡土人才贷、无锡农村商业银行推出的普惠贷和锡信贷等,在加快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焕新村庄面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有的金融机构推出的涉农信贷产品,似乎并不被农户看好,甚至被吐槽,因而往往受到“冷遇”,根本原因就在于不配农户的“胃口”,导致“水土不服”。这说明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要求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细致。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因地制宜实施创新,特别是在接地气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让涉农信贷产品为农户所欢迎。

  金融机构创新涉农信贷产品必须经过精心提炼和严格挑选,努力在产品的对口、安全、高效上做文章。尤其是能在乡村振兴中起到扶持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而在“准”字上,金融机构不妨结合实际为“三农”量身定制特色信贷产品。在这方面,农业银行无锡分行推出的“惠农e贷”,通过“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的方式,针对区域内优势行业、特色产业、产业集群或成熟专业市场,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产业集群中的优质客户定制整体服务方案,并由过去传统单一、零散的营销发展模式向批量、专业、高效发展模式转变。实践证明,这样的精准对接,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银农双赢的目标。

  除此之外,金融机构涉农信贷产品还必须“稳”住家底,即保证自身信贷资金的安全,这就要保证扶持项目一方面必须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乡村振兴的科学规律,另一方面保证作为扶持对象的农户、农企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等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从而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无虞。(刘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