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未来学习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于去年10月下旬启动,省锡中实验学校第二小学(以下简称:省锡实二小)是首批40余所项目创建学校之一。项目建设启动至今已满一年,省锡实二小在此期间开展了诸多探索与尝试,课堂渐渐在改变。
二小的课堂有趣,作业也好玩
“今天的课实在太有意思了!”这大概是新学期开学以来孩子们课后交流最多的一句话了。
省锡实二小的课堂有趣在哪里?国庆节前夕的一次数学课上,六年级时睿源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制作纸花庆祝国庆,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测量,准备所需材料;四年级学生在上英语课“我会打篮球”时,创设了开运动会的真实情境,孩子们热情高涨地探讨比赛项目、吉祥物、创编歌曲等;语文老师裴晓莉在“双11”前夕讲授说明文,让孩子们变身“销售员”,推销商品……趣味课堂发挥的作用在一点点显现。老师们感受到,孩子们在课上小脑袋高速运转,常常迸发出让人惊艳的巧思妙想。
五年级某班跟着校长曹红燕学习《少年中国说》一课时,畅言心中所想。当品析第一小节的关键句时,学生给出了六七个发散性答案,并且都有理有据,颇具思维含量。
不只课堂变了,省锡实二小的作业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教师发展处主任朱小芳告诉记者,英语学科推出的“磨耳计划”,每周发布孩子们自己录音、编辑的小视频,午饭时播放,“磨磨”耳朵,营造氛围。校本课程《典范英语》推进过程中,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和续写故事;结合学校科创特色,设计趣味字母、书签和手抄报,孩子们做得劲头十足。语文作业更是出了不少令人惊喜的作品,有手绘制作的《牛郎织女》故事绘本;有小组集体创作的探险故事;有学生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有小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无不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特别是六年级学生最近学课文《竹节人》,孩子们不仅完成了花样百出、图文并茂的“制作指南”,还动手制作了两个手提大刀的小竹节人表演对战。“当教学与生活打通后,学习就是生活中一次次有趣的探索,孩子们当然会喜欢。”裴晓莉说。
以项目为支撑,全体教师动起来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会思考,感受学习的张力,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创造力,正是省锡实二小努力的方向。“我们不希望因为课堂的思维度不够,老师全程‘扶着走’,以至于让孩子们越学越僵,最后变成一个个‘标准品’。课堂应该指向学习的高阶思维,设计有效的学习支架和驱动型任务,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思维、情感和生活积累,让他们能独立思考,富有思维活力,越学越‘聪慧’,越学越‘灵动’。我们希望从课堂开始,一点点做出改变。”曹红燕校长说。
今年6月下旬,省锡实二小以《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策略应用课例研究》为主题的研究项目,获得正式立项。本学期学校各学科设立了子课题,分梯度实施。核心组成员先行先试,将先进理念与传统课堂“嫁接”,化整为零,对有效教学策略逐一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名师、骨干教师的领航作用,通过开设研讨课、讲座交流等形式,引领广大青年教师逐步推进课堂改革。
新学期,曹红燕坚持做的一件事:每逢周三、周五,分别在不同年级的两个班各上一次研讨课。二年级的一位年轻老师听完课后,把课搬到了自己班上,真切体会到了孩子们可喜的变化,她在《教学札记》中写道:“曹校长上的《玲玲的画》一课,其中主问题的设计富有思维含量,我参考了曹校长的这堂课后,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了很多。”教师陈纯说:“曹校长的课堂让我认识到,即使是低年级的课堂,也应该少些‘明知故问’和‘亦步亦趋’,应该让课堂呈现得再‘宽广自由’一些。”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起步时间不长,曹红燕表示,推进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步伐不宜过大,“我们朝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健康成长的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相信越来越多学生会受益。”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