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右转弯“硬隔离”上岗

40个路口已设置,后续将推广普及

  本报讯 大型车辆在右转弯时,由于视觉盲区较大,如果司机观察不到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交警部门为进一步消除右转盲区带来的安全隐患,推出了右转弯“硬隔离”设施,对路口非机动车、行人及大型车辆的行驶轨迹加以硬约束。目前,已在40个路口设置了此类交通安全设施,后续还将在72个路口推广普及。

  右转弯“硬隔离”上岗,效果肉眼可见。在清扬路右转上新光路道口,设置的一排隔离设施将非机动车道与右转机动车道分隔,空余了部分区域方便非机动车左转或直行。在现场看到,由于增加了转弯半径,进行右转的几辆工程车在路口停车再起步后,“不得不”放缓行驶速度沿着隔离设施进行转弯。改变驾驶习惯的不仅是工程车辆司机。现场的另一个细节是:隔离设施向非机动车道偏转了一定角度。这让左转和直行的非机动车在驶过该路口时,也都降低了通行速度。这么一来,既改善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相互通视条件,避免出现视线死角,也各自降低了在路口的车速——路口车辆通行安全性也在提升。

  “机动车右转车速过快、非机动车通道抢行等是这类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经过调研我们决定通过优化交通安全设施来预防事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大队民警严斐介绍,除了设置右转弯“硬隔离”设施,还设置了“停车让行”标志、设置大型车辆右转弯停车观察区等,以此降低转弯车辆车速,减少大型车辆盲区,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据了解,目前这些交通安全设施主要设置在锡山区、惠山区、新吴区等大型车辆通行量较大的公路交叉口,以及梁溪区、经开区等工程车转弯量较多的路口。(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