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太湖周刊

用艺术,为城市未来导航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文化艺术的力量不可忽视。一个多月的时间,太湖文化艺术季的品牌再次被擦亮,人们在这里感受城市温度,而艺术也正在逐渐成为锡城人与人、人与空间的环境媒介。

  告别高冷,观众从小众变为大众。多年的品牌积累,艺术季高冷、小众的刻板印象被打破。过去只有在明星演唱会或者春运期间出现的“抢票攻略”“抢票入口”“摆好抢票姿势”等词语,现在与艺术季有了“深度关联”,《人间正道是沧桑》《只此青绿》《十面埋伏》都是出票即刻售罄,微博上“多演一场”的呼声震天。如果说数据不一定真实反映市民对艺术节的接受度,剧场内外活跃的青年人就足以表明,艺术季可能真的“高”,但一定不“冷”。尽管新技术媒介为年轻人提供了诸如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多种文化娱乐选择,但线下的艺术形式一样能被追捧。

  打破局限,让艺术与城市相得益彰。艺术季并不意味着只有精品创作在剧院里扎堆演出,它必须是城市的“节日”,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今年艺术季活动出现在锡城很多文化新空间内,东方美术馆、尚艺美术馆、信利博物馆都成为艺术作品展览交流的重要场地。除了常规的舞台表演,通过艺术季这一品牌成长出来的乐团还走出剧场,在产业园区、城市街头表演。在此过程中,让市民随时随地观看精彩的演出,还有机会与艺术大师们面对面,聆听他们创作谈、演后谈,通过亲身参与感受艺术,提升艺术鉴赏力。

  城市孕育了艺术,也成就了艺术。艺术季从城市生活中获得温度和灵韵,首次出现的“青少年交响乐展演”板块,让人们看到了城市艺术生长的力量。艺术季正解析和发掘艺术与城市更新发展之间的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激发锡城发展的澎湃活力。

  艺术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承载物和标志,是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的情感经历和记忆的纽带,艺术可以关照城市的未来。相比逐年增长的GDP,人们更关心生活是否快乐;相比城市宏伟的规划蓝图,人们更关心的是当下生活是否有乐趣。艺术,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不仅可以作为吸引游客旅游打卡的标识,也正成为更多人选择在这里工作、定居的重要理由。

  (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