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保健周刊

享受门票的喜乐

  □吴翼民

  前些日子我们全家去浙江一个溶洞景区游览观光,到景区门口,我按惯例出示身份证以求得到免票的优待,孰料门岗检票员双手一拦,正色道:“我们这是私人开发的景区,一律没有免票优待。”我说:“我已经过了70周岁呀,应该享受景区门票免票优待嘛。”检票员笑着解释:“对不起呀,我们是民营公司,经过有关部门核准的,不存在免票优惠。”我想了想,觉得对方也许是有道理的,偌大一个溶洞景区,有民营公司耗巨资开发,发展旅游观光事业,总得让他们回收丁点儿成本嘛,于是就乖乖去买了全票,进入溶洞景区。

  进得溶洞,我立时被那既宏大壮丽又曲径通幽的景观所震撼,这样规模的溶洞在江南一带确实罕见,倘没有那个民营老板慷慨解囊予以开发,可能就永远埋没在茫茫山野之中了。民营公司取消对任何对象的优惠待遇似乎也有道理。回想过往,确也多次遇到过某些景区不对任何人优惠的事儿。谁投资开发谁就有回收成本的权利,这应该符合经济规律、市场法则。

  不过,大多旅游景区应是大自然对子民的馈赠或是先人留给后人的福泽,实行必要的优惠政策是对的。国家也确实推行了对各类人群的优惠政策,最面广量大的是对老人们的优惠。笔者从60周岁开始,每外出旅游,总能获得不同程度的优惠,内心感谢改革开放带给普通百姓的红利,感谢政府部门给予老年人的福利,便如乘坐公交车也是如此呀,一声“老龄卡”或“高龄卡”送来了几多温馨?笔者刚达60岁时,还挺不好意思在公交车上出示“老龄卡”——自己还年轻着,干嘛进入老年行列?后来才渐渐适应。有的地区为免得老人与上班族争坐公交,对老人采取了发放车贴的政策,老人口袋多了一笔进项,公交车果真不再拥挤。可见为政者在施政时大有回旋余地哩。

  风景区门票对老人及其他特殊人群施行优惠政策很有必要,是国家富强昌盛的一个标志,但难免也会出现某些漏洞,比如说身份证的确认就很麻烦,张三用李四的身份证冒充一下大抵能轻松过关,更有人冒充残疾人一路绿灯呢。一次我参加一个去皖南及黄山的旅游团,团里有一对穿着时髦的青年男女,刚刚在车上还有说有笑的,到了棠樾牌坊群景区进大门的时候居然打起手势来了一通哑语,还出示了他们的残疾证件。对于这样装聋作哑的作弊,我反而哑口无言啦。

  然而,绝大多数人对国家的门票优惠是感恩在心的,该享受就享受,不该享受就不享受,绝对不会做出蝇营狗苟的肮脏事。譬如那年我们全家去西安参观兵马俑,进景区大门排三条队伍,65岁以上门票全免为一列队伍,60岁至65岁门票半免为一列队伍,60岁以下门票全票为一列队伍。笔者当然属于第一列,妻子到65周岁还差一个月,我一时心生侥幸,让妻子跟我排一起,看看能不能趁机过关?但妻子坚决不认同,毅然排到了第二列队伍,还故意扬着身份证洋洋自得说:“你享受全免。我呀,因为年轻而享受半免。”

  ——从一张门票上感受和欣慰自己年纪尚轻而喜乐,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