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探索

做好四篇文章 促进共同富裕

  □ 曹建标

  编者按:前不久闭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成就,全面部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头五年各项工作,发出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号召。本版即日起开设“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笔谈栏目,邀请我市各界人士畅谈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的心得体会。敬请读者关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并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无锡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经济发展基础扎实,区域发展均衡度较好,体制机制有先发优势,社会发展活力较强,具备促进共同富裕、打造示范城市的基础和优势条件。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也提出,无锡要在率先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上走在最前列。结合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以及无锡的基本情况,无锡促进共同富裕,建设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要系统做好“大、小、多、少”四篇文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共富“蛋糕”

  实现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必须加快从体制造富、向产业造富、向技术造富转变,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共同富裕提供充裕的物质保障。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构建多元集合创新生态圈,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培育卓越产业链,深化实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级”工程,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提升经济循环效率,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施消费促进工程,打造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在率先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畅通经济良性循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壮大共同富裕根基。

  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分配差距

  打造合理、有序、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缩小人群差距。优化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扎实推进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行动,完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全面缩小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领域,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让市场在要素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到主导作用,持续提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在收入再分配方面,发挥政府更大的作用。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对民生支出的比重,特别是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的比重。在“提低、扩中、调高”这个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大政方针下,重点应该放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创收能力上。只有不断地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让他们逐步成为中等收入人群,才能实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目标,同时也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以推动城乡双向开放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以引导人口有序集聚为突破口,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迭代升级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融合发展,重点聚焦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要将工作重心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转向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同时,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先进要素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加快振兴,构建城乡融合、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带动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以推动区域优势互补提升空间整体效能,缩小区域差距。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建立健全锡澄锡宜协同发展机制,高标准建设协同发展区,提高市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围绕“一体两翼两区”总体空间布局,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一体化建设,形成空间共构、功能共生、产业共谋、设施共建的良好格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作分工,共同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水平,增强全市产业科技综合竞争力。建立健全一体化规划、政策协同制度体系,提高养老、医保等社保民生领域市域联动保障水平,在人均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等方面不断缩小市域差距。

  聚焦改革引领,增“多”创富渠道

  发展机会增多。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拓展基层发展空间,保障不同群体发展机会公平。规范招考选拔聘用制度,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收入渠道增多。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快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丰富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股权流转、抵押和跨社参股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新形式。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率先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人才投入体系,推动政府补贴由“到人”向“到企业”转化,实现双向激活、留根留心。

  兜牢社会保障,减“少”脱富概率

  任何社会都会存在因病致穷、因老失能和创业失败等因多种原因形成的弱势群体,而共同富裕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已形成一套分层分类的健全的社会救助和帮扶体系,各类弱势群体均能过上既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完善急难社会救助,强化救急解难,根据不同的困难情形,开展专项救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建立健全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等困难人员生活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制度性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完善有利于慈善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畅通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

  (作者单位: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