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逯恒贞
提到肠道菌群失调,人们往往会想到腹泻、便秘等消化道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体的肠道菌群其实是一个生态系统,一旦发生紊乱,会与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的疾病有关。比如患上糖尿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去内分泌科治疗,但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不少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外,选择到营养科就诊,希望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降低血糖水平。听起来颇为神秘的肠道菌群,为何会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又如何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症状?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肠道菌群是一个“大家族”,失调就有害
“肠道菌群可以说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曹宏主任医师说,肠道菌群是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所有微生物的总和,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种类达到500-1000种,数量达到10^14个。这样一个“大家族”,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营养物质吸收、毒素废弃物的代谢等功能。形象地说,肠道菌群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有好细菌、坏细菌,还有一些细菌至今不清楚对健康是好是坏。因此,与人健康关系最密切的不是细菌的数量,而是整个菌群的结构。
肠道菌群主要生活在大肠里,当然小肠和胃里也有一些。不少人会认为,肠道菌群失调肯定会导致消化道相关疾病,事实上,其作用远远不止在肠道里。“肠道菌群一旦发生紊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江大附院营养科主任助理、主任技师张烽介绍,就肠道本身而言,如果菌群紊乱,容易患上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像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紧张、一着凉就容易拉肚子,肠镜检查没什么问题,但他们的肠道菌群是紊乱的。还有常见的便秘也是如此,临床上通过使用一些调理肠道菌群的益生元,症状可以得到改善。“目前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有关。”张烽说,这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调后,很多好的物质如一种叫短链脂肪酸的物质会减少,而有害物质如内毒素会增加,就容易导致人发生这些疾病。另外,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也有密切关系。
菌群失调让血糖升高,还引发高尿酸
大吃大喝、爱喝奶茶、熬夜,当下不少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常常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良,出现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各种问题。曹宏介绍,关于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的关系,在肠道菌群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有很多。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后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比如说一种叫脂多糖的物质,它又被叫作内毒素,能够引起全身性的低度的炎症,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此外,还有很多肠道菌群的代谢物如次级胆汁酸、支链氨基酸等都是肥胖的影响因素。“当肠道菌群失调后,内毒素增加、短链脂肪酸减少,会导致有一种叫作GLP-1的肠道激素水平下降。而这种激素的作用是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因此一旦菌群失调引发该激素水平下降,血糖就升上去了。”曹宏说,他们团队曾经采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中产生大量的有益菌,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使GLP-1的浓度升高,从而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可以通过益生元、益生菌来调节菌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人们熟悉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外,高尿酸已悄然来袭,成为威胁健康的第“四高”。高尿酸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生,专家表示,肠道菌群同样参与尿酸的吸收和代谢。研究发现,某些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增加人体自身吸收尿酸的酶的水平,还有些细菌能够代谢食物产生嘌呤和尿酸的中间产物。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的病人肠道菌群是失调的,不仅增加对食物中尿酸的吸收,而且会让人体自身产生更多的尿酸。
维持菌群动态平衡,服用益生菌要先评估
“与健康关系最密切的不是细菌的数量,而是整个肠道菌群的结构。说到底,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数量,并维持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曹宏说,比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糖尿病等带代谢性疾病;肠道菌群能通过其产生的神经递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还能改善很多神经或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焦虑、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等等。
如今,不少患者认识到益生菌、益生元的作用,会自行购买一些相关产品想要调节菌群。在专家看来,益生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的,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使用益生菌背后其实有大学问。张烽介绍,是否使用益生菌,要先评估患者的肠道情况,比如有无肠道炎症、肠道是不是还完整等。就像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往往存在肠道破损,这时服用益生菌不注意的话,一些益生菌反而会变成有害菌,进入到血液中,引起全身性的一些疾病。
“因此一定要把益生菌的功效研究得清清楚楚,才能保证它安全有效地在人群中进行推广。”张烽说,从2017年开始,江大附院就与江南大学陈卫院士团队合作,依托食品学院世界领先的学术水平,进行肠道菌群和益生菌的相关研究。目前,双方正在开展益生菌改善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等研究,接下来还将验证益生菌对感冒的预防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