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玉
我曾是一名军人,军营岁月令我终生难忘,虽然退伍多年,还是魂牵梦绕。前不久,几位老兵相约,不惜千里迢迢,开启军营寻根之旅。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一名高中学生,征兵连长把我领进了军营。最初,我认为军营生活既神秘又枯燥。这么说吧,那身绿军装,要穿得严整规矩;集合站队,要准时排列整齐;宿舍里的被子,要叠得像“豆腐块”;枪支、鞋、帽、毛巾、茶缸,要排得横竖一条线;连伙房里的米袋、饭桌、碗架,都要放得有棱有角,总觉得有点“不适应”。连里老兵(其实兵龄不“老”,新兵到了刚“升级”)告诉我,用战士的眼光看,那叫严谨、生动、威武、有朝气。是啊,入伍前就听人说,部队是个大熔炉,我这个“新兵蛋子”像一块刚出土的矿石,就这样被投进炉膛熔炼了。
多少年来,军营对于我有一种排遣不开的感情,就像游子与故乡,一切都令我思念、向往。我所在的老部队,是具有光荣历史的威武之师,威震敌胆的上甘岭战役和特级英雄黄继光,是他无上荣光的标志。漫步军营,那排排齐整的营房,那队队帅气的军人,那宽阔的练兵场,那庄严的大礼堂……好像在哪里见过,是那么熟悉,又觉得陌生,也许在梦里。
曾记得,刚入伍时,当兵拿的是义务兵津贴,第一年每月6元,第二年每月7元,第三年每月9元……女兵另加不到1元的卫生费。新兵小李在连务会上提意见,要连队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回答“都是当兵的,为什么男女不一样”,引起一阵哄笑。指导员一番话语重心长:“为党解困,为国分忧,与民共苦,是革命军人的本分,苦不苦,想想当年的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学学上甘岭英勇杀敌的老前辈……”
永不忘,新兵入伍的第一课,就是看电影《上甘岭》。部队那些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首长,一看到血肉横飞、坚守坑道的日日夜夜的镜头,想起战友在炮火中瞬间化为烟尘的壮烈情景,往往情绪失控。于是,礼堂中一阵骚乱,我见到几个战士扶着一位首长匆忙离场。坐在我身旁的老战士告诉我:“他叫张计发,是志愿军45师135团二营七连连长。电影中八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现任135团参谋长。”老兵说,首长是精神受不了,犯病了!电影《上甘岭》,张计发没法从头看到尾,他说:“我实在担不起、放不下战友情。我不是英雄,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英雄,我只是替他们活着。”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由此可见一斑。
回望当年的军营里,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英雄,如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特等功臣、《上甘岭》电影军事顾问赵毛臣,还有二级战斗英雄、冷枪射手王彦林,都还健在。英雄就在身边,豪气不减当年;走进部队方阵,却像普通一兵。他们是官兵们的偶像。
光阴似箭,岁月无情。如今,老英雄们的音容笑貌,只能在梦中寻觅。
然而,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原先部队礼堂边已经建成军史展览馆。岁月如歌,再创辉煌。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上甘岭部队转战大江南北,不断赓续辉煌。在地动山摇时抗震救灾,在恶浪滔天中战洪抢险,在高原荒漠上演练杀敌,在病毒横行时逆行为民……
在部队首长的安排下,我们来到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见证了英雄连队新兵入伍暨入连谱仪式。新兵们接过钢枪后,都会将自己的姓名庄重地写在英雄连的连谱上。
“连谱中有谁?”
“黄继光!”应答者自豪铿锵。
每逢连长点名,总会呼喊一个名字:“黄继光!”
“到!”战士们回声响亮。一声黄继光,一生黄继光。
在英雄连队的宿舍里,黄继光的铺位还在,英雄从未离开。英雄连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光荣传统代代相传,造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军人,像黄继光那样,坚决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无限忠于祖国人民,无坚不摧克敌制胜。
这就是军营之根,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