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以来,无锡疾控人坚持以护卫人民群众健康为使命,以“三名战略”为引领,以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打造了一支涵盖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公共卫生检测、健康教育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有博士17人,硕士116人,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2020年,正式挂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年来,无锡疾控人慎终如始,冲锋一线应对每次疫情,不断增强重大传染病预警能力、织密慢性病防控网络、健全免疫屏障,书写了一段辉煌而光荣的防病历史。
疾病防控持续发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断增强
20年来,无锡市疾控中心致力于严重威胁我市人民群众健康的新发、重要和潜在传染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全市传染病发病率不断下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2020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较2004年下降74.02%。重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79.9/10万下降到2020年的29.2/10万;血吸虫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无锡全域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
20年来,成功处置了“非典”、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参与了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救灾防病工作,成功处置了太湖水华污染等重大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充分发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每日开展疫情分析研判、精准开展流调溯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和复核、多层级开展杀毒技术指导和培训、全力以赴保障新冠疫苗接种,中心骨干队员多批次逆行援驰疫区等,用行动诠释了无锡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建立健全免疫屏障,推动水痘等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
市疾控中心不断完善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实现疫苗和预防接种的全程追溯;不断优化升级预防接种门诊,建立可溯源、可监控的安全接种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在省内率先制定《无锡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规范》和《儿童预防接种智慧化门诊建设与管理指南》等地方标准,在全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多年来我市始终保持99%以上的免疫规划疫苗高接种率水平,为适龄儿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麻疹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积极贯彻《健康无锡2030规划纲要》,推动水痘、肺炎疫苗列入地方免费接种项目,惠及百万市民。基于在健康城市建设、宫颈癌筛查、群体性免疫接种方面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近期,我市为初二学段女生提供HPV疫苗免费接种,通过HPV疫苗群体性免疫策略的实施,以实现宫颈癌的主动预防。
慢性病防控卓有成效,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市疾控中心不断丰富慢性病防制工作内涵,2008年起实施全人群全死因监测,并在省内率先实行“慢五病”发病网络直报;2010年起,无锡城区被列入全国肿瘤监测点;2019年,开展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试点工作;2020年,为城区50万企退和老年人体检中免费增加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今年,无锡市被列为“国家癌症防控全链条全周期管理试点”,开展肺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筛查,建立了本地区大型企业退休人群和老年人群两大队列人群血样标本库。
从2011年无锡市原崇安区创建为首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到2019年无锡市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城市,无锡市慢性病防控步履稳健,持续发力。近年来,无锡市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从2001年的76.98岁上升到2020年的83.19岁。
实验室检测能力显著提升,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市疾控中心自2012年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加入PulseNet China网络的地市级疾控中心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心分子分型、基因组溯源等新型调查技术长足发展。继2015年成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新发传染病研究联合实验室”、2017年成为国家致病菌识别网以及中国诺如病毒监测网络首批成员后,2018年又成为我省首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实验室,在多起传染病疫情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精准溯源中发挥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心实验室承担了重要的检测任务,2021年具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这标志着我市不仅具备了监测跟踪病毒进化的能力,而且可以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溯源分析,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