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将便民健康服务与疫情严防严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擦亮“无难事、悉心办”品牌,尤其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核酸检测工作,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方便,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赞誉。
疫情防控头等大事,核酸检测工作三次迭代升级
日前,市民杨先生来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核酸采样,由于登记和采样流程合并在一起,避免了他二次排队的情况,来院仅三五分钟就完成了采样,令他对这里的服务非常满意。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把疫情防控作为医院头等大事来抓,亲临一线指挥过问核酸检测工作情况。医院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和指挥下,制定了紧急预案,进一步优化布局,先后三次完成核酸检测工作的迭代升级。
据副院长陆华介绍,最早设立的核酸采样点在室内,日均核酸检测量在三四百人次,随着核酸检测量的增加和防控要求的进一步严格规范,医院原先设立的核酸采样点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今年7月,医院专门在室外搭建的一站式“愿检尽检人员”板房集中采样点投用,采样窗口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4个,患者无须进入门诊大厅便可享受预约、采样、报告打印一站式服务,减少了人群密切接触,实现了核酸检测工作的第一次升级。之后,随着核酸检测量的进一步增加,尤其有许多晚上做核酸检测需求的市民,要等到第二天白天才能做,再加上24小时出报告,周期比较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今年10月22日,医院在市内率先启动24小时“愿检尽检” 核酸采样服务,同步提升采样速率,出报告的时间缩短一半,实现了核酸检测工作的第二次升级,当天晚上做的核酸检测,第二天一早就能取到报告。为了让市民检测再方便些,检测速度再快些,12月1日,医院再次升级核酸检测工作,将4个窗口增加到6个窗口,合并登记与采样程序,避免市民二次排队,使检测效率进一步提速。
开车驶入专用通道,无须下车排队,一分钟内就能完成核酸检测采样……从12月16日起,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开设全省首个自驾车核酸检测点,为国家精准防疫工作提供了有效缩短采样时间、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的“无锡模式”。
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停车场和风路入口(B地块),只见这里新设了自驾车核酸检测点。市民黄先生出示事先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完成的线上核酸检测挂号缴费信息,即可驶入自驾核酸检测专用通道,他不用下车,凭就诊条码车内登记采样,仅一分钟就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了核酸检测采样,即刻驶离医院。以往自驾车市民做核酸检测,需要停车后再去核酸检测点排队,花费时间长。现在市民朋友仅需提前在医院微信公众号(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完成线上核酸检测挂号缴费,即可驶入自驾核酸检测专用通道,有序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如无其他门诊就诊需要可直接驶离医院,后续则通过微信公众号查阅检测结果。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鲁晓杰说:“省内首创的这个自驾车核酸检测通道,可以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便民举措。”
有序采样检测背后,是一批默默奉献者的付出
在炎炎夏日,身穿厚厚防护服的核酸采样人员连续奋战,衣衫湿了又干。检验人员全员动员,从平时的三班增加到四班,争分夺秒,标本清零不过夜,提升检测能力,缩短检测时间,最快速度准确出具检测结果。来自全院多个科室的志愿者们,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开展采样秩序维护、扫码引导、信息录入、便民服务等工作,一天下来,声音嘶哑……他们默默地奉献,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最大力量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确保医院“零感染”、院内“零传播”、患者“零漏诊”,为市民营造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有一天下午,核酸检测量达到6000多人次,是平时的三四倍。面对如此大的采样检测量,医院启动应急预案,在原来6个窗口的基础上,再新增4个窗口。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行政人员,都从家中赶来,一直忙到深夜。去年曾经在援湖北一线表现出色火线入党的发热门诊副护士长杨牡丹,在医院的核酸采样工作中依然冲在一线,一次次核酸采样点的搬迁,一次次采样窗口的扩增,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当天晚上,她和其他加班的医护人员一直忙到深夜,大家和衣而睡第二天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