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位于锡山区东港镇的兴达泡塑创始人华若中捐出一笔5000万元的善款,创下无锡市慈善总会近年来单笔捐赠的历史最高额度。但很多人不知道,今年正是这家企业创立整整30年。“在特殊的里程碑时刻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企业和我个人回馈社会的一份生日礼物,我感到非常快乐。”华若中表示,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弱有众扶是自己的初衷,也是企业实业报国的落脚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乡镇企业厂长的华若中,看到国内泡塑用量剧增,而生产泡塑的原料——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EPS)却受制于国外。怀揣一腔爱国热血和创业激情,他于1992年1月创办无锡县兴达泡塑材料厂,以质优价廉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不断扩大产能。这家靠20万元贷款和一块白地起家的企业现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前三专业生产EPS的大型化工企业。“创业致了富,那是时代和百姓给予的机会,不能忘记回馈社会。”从2000年起,华若中不仅每年为当地多所中小学捐钱捐物,还相继设立各种奖助学金,结对帮扶多位贫困大学生,资助学费直到大学毕业。
企业技术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华若中的慈善理念也在更新。之前的捐钱捐物,帮扶的是身边“目之所及”,而本次5000万元善款全部用于设立慈善信托,以后滚动产生的信托收益用于成立以华若中冠名的爱心慈善基金,实施各类公益项目,帮扶的人群类型和辐射领域明显扩大。“我还是首先关注学生群体,每次听到有孩子因为经济原因辍学,心中就很不忍。”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目标,资助各地贫困但优秀的学生、投资新建希望小学成为主要帮扶内容。记者询问增加“资助无锡籍工科大学生回锡服务”的原因,华若中特意解释:“无锡以制造业起家,我和很多企业家得益于这个尊重实业的城市,希望更多工科学生能回来助力家乡的产业升级。”
企业家的本分是做好企业,其责任是创造利润,这一点毋庸置疑。锡山区慈善会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慈善是一个社会美德、文明进步的表现。三次分配中的慈善方式,不是要将慈善变成一种经济行为,事实上调动慈善力量参与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新风尚。华若中捐出5000万元,自身践行扶危帮困的本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受众因此一定程度摆脱物质困境并可能因此迈向成功,实现了共同富裕里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双富裕”。
(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