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走在前列,打造高质量 全面发展示范引领区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锡山篇

  □本报记者 马悦

  2021年,15个主要指标中,锡山有10个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三,主要指标增速处于全市“第一方阵”;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等2个百亿级产业项目落户锡山,实现历史性突破;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正式发布,勾勒一座“无锡未来城”……回望来时路,锡山步伐铿锵坚定,各路捷报频传,“突破”成为这个继承“华夏第一县”最纯正基因的板块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最鲜明的关键词。

  锡山区委书记周文栋表示,为建设“无锡靓丽东大门、品质活力新锡山”,加快打造高质量全面发展示范引领区,锡山明确提出2022年实施改革攻坚年、创新突破年、项目建设年“三个年”活动,为全市发展大局挑更重的担子、作更大的贡献。

  在产业转型上迈出更快步伐

  一年来,锡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预计分别达到39%、50.2%,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成为锡山招商的高频词汇,在去年金秋招商月期间共签约项目157个、总投资1643.7亿元。总投资112亿元的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落户锡山,规划建设年产24亿瓦时锂离子电池,预计年销售150亿元;另一总投资105亿元的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超级工厂项目规划产能每月60万片,预计年销售60亿元。锡山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锡山消费电子产业园、锡山精准医疗产业园、锡山车联网产业园等10个特色专业园区正式挂牌,标志着锡山“四新四强”产业集群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始终是增强发展后劲、加速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新的一年,锡山将掀起项目建设大会战,推动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区级每月举办重大招商活动,全区组织各类招商活动超过100场,确保落地投资超100亿元项目。(下转第3版)

  走在前列,打造高质量全面发展示范引领区

  (上接第1版)据了解,以园区专业化推动产业集群化,加快构建园区支撑、链式布局的产业发展生态,“四新四强”产业集群全年营收突破2200亿元。

  锡山区工信局局长唐皓介绍,2022年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根据去年年底市委全会部署,锡山积极布局数字赛道,培育壮大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建设映月湖数字谷、数字创意产业园。同时围绕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核心区、“双智”试点城市核心区的定位,集聚车联网相关企业30家以上、产出规模超30亿元。

  在科技创新上激发更强动力

  去年10月,作为太湖湾科创带重要战略支点的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的战略规划在上海正式发布,引起巨大反响。科技创新,一直是引领锡山发展的最核心密码。瞄准“面向长三角、面向未来的国际一流生态科技城”的定位,元旦当天,宛山湖大桥竣工、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正式奠基、大成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启动建设……区发改委人士表示,2022年锡山将推进20个总投资120.6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快出形态、快见成效,使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到今年年底有一个“立体化呈现”。

  “要争取更多国家级科技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布局无锡”,循着这一思路,去年锡山举办大院大所合作发展大会,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不仅如此,锡山还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4家国内知名大院大所集中签约18个校企产学研项目和15个校地合作项目。落户是第一步,成果转化成为今年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强化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支持集萃创新中心创建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研究院等平台建设运营。”根据规划,今年锡山新落地重大科技平台3个以上,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链条,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900家。

  在惠民利民上增添更多福祉

  经过一年多建设,锡北镇劲丰村下坝农房翻新工程终于在去年12月竣工,每户都是占地约25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自来水、天然气、景观提升、河道综合整治等配套设施也已接近完工,距离村民们搬入梦寐以求的新居又近了一步。由于毗邻斗山生态园,在完成农房翻建基础上,村委引导村民种植油菜、向日葵等具有观赏性的经济作物,为将来发展休闲旅游、带动村民就业注入“乡愁”元素。不仅如此,河水更清、道路更宽、收入更多、保障更强……多领域优化,成为过去一年锡山民生事业蒸蒸日上的真实写照。

  “落实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简单却有力的目标使人倍感信心和力量。锡山的基本农田面积占无锡市区的59%、自然村数量在全市市区最多,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锡山区委一位负责人表示,以公共服务标准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实现群众生活品质的整体性提升,让百姓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可度。今年计划启动7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完成150个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提标改造。因地制宜开展“美丽农居”建设,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