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秀飞
数字化治理理念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至上,而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效率至上”的技术理念有机融合起来,从社区群众的动态化实际需求出发,在硬件和软件上共同发力,运用新技术手段解决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质量和公平性,提升社区数字化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市域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从以前社会治理的末梢转变为治理的前哨。基层治理具有压力性、繁琐性、综合性、突发性等明显的特点,而传统的基层治理模式基本上是靠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宣传等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因此亟需创新治理的理念与手段,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智慧化,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作为数字化工作起步较早的城市,无锡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数字化治理实践创新探索,应该结合高水平“数字无锡”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基层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与智能化。
数字化治理理念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至上,而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效率至上”的技术理念有机融合起来,从社区群众的动态化实际需求出发,在硬件和软件上共同发力,运用新技术手段解决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质量和公平性,提升社区数字化治理能力。比如,群租房治理问题是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目前无锡特色群租房安全管理体系初步构建完成。旺庄街道联心社区外来人口占居民总人口的半数以上,租客、二房东频繁流动,治理难度大,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对此,社区一方面利用智能化+生物识别技术自主研发了“智慧旺庄”人房动态管理系统,转变了流动人口管理的模式,出租房也拥有了“数字身份”,通过每户出租房贴的电子二维码,一键式扫码排除房屋安全隐患,从源头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社区、派出所、物业等多元主体在信息采集、居民管理、社区治理中群策群力,联合处置存在的出租房问题,将数字化治理的硬件和软件“两手抓”,逐步筑牢了“人防+技防”的社区精细化长效管理模式。高空抛物的预防与治理同样也是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无锡一些社区积极行动,陆续应用新技术“神器”治理高空抛物取得了明显成效。可见,新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的技术乘数效应,可以有力推动基层治理要素重组与应用场景创新,加快新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
当下,基层数字化治理的场景类型不断丰富,数字化治理实践正在逐步扩展至基层群众的就医、教育、就业、养老等多领域。比如,滨湖区蠡湖街道美湖社区建立了线上智慧养老云服务管理平台,并建立了“乐享生活一卡通”,实现了老年人个人信息、健康情况、活动记录等一卡全记载。未来,推进无锡市域治理现代化,推动基层数字化治理实践,应积极利用新技术,持续补齐数字化治理存在的短板,加强基层治理数字化体系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城市大脑”协同并进,加强基层复合型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无锡之治”特色样板。
同时,数字化治理实践中也要避免陷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漩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基层治理向“社会本位”转型,通过多元主体的群策群力,营造科学、有温度的线下与线上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现象的反弹,让基层治理更好地彰显温情的一面,将基层治理落实到群众利益的点滴之处,以具体的行动创设人民城市数字化治理的美好生活体验。
(作者系无锡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