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节假期过后是求职旺季。22日从市反诈中心获悉,近日就有多人遭遇“招工兼职”类电信网络诈骗,不少求职者被蒙蔽双眼,被骗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新吴区的叶先生近日在某招聘APP上找兼职时,某公司“人事”主动向叶先生抛出了“橄榄枝”,并表示从事的工作门槛低回报丰厚,于是叶先生便添加了对方微信进一步详谈。在得知叶先生愿意长期做兼职后,“人事”让叶先生扫描二维码下载了一款APP,并给他一个账号进行刷单,称完成100单会给其50元返利,不过刷之前要交260元押金。叶先生缴纳押金后开始刷单,完成后收到313元返现,并按对方要求“升级”业务,缴纳3000元本金并完成刷单后成功收到3279元返现,这让叶先生万分惊喜。之后,他向对方多次汇款,对方却以各种理由延迟返现,叶先生方知被骗,最终损失近2.8万元。
无独有偶,2月11日,江阴的杨女士在微信上收到一个招工广告,按对方要求刷单后被骗近2.5万元;同日,宜兴的李女士接到“招聘公司”电话并按要求下注赚取提成,被骗6万余元……“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人也形形色色,不法分子一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的招工信息,待取得务工人员信任后,便以刷单、投资、做任务等种种理由骗取受害人钱财。”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仲警官介绍,兼职刷单类诈骗就是其中最常见的诈骗类型,受害人往往因贪图小利,心念一动、手指一按,不小心就上当了。
仲警官表示,除了兼职刷单类诈骗,还有付费入职、假招工真传销等也是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如招聘时求职者被要求先交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一系列费用,最后不法分子携款跑路;以“勤工俭学、高额回报”为诱饵,将经验不足的年轻人骗至传销窝点进行洗脑……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和就业观,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差事,寻找工作时要注意甄别公司是否正规,且对于先交费再入职的单位也要谨慎对待。
(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