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融·媒+党建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信贷成本明显下降

我市存贷款增量创近十年新高

  近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获悉:截至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345.48亿元,比年初增加1944.53亿元,同比增加149.04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459.5亿元,比年初增加2156.07亿元,同比增加409.31亿元。存贷款增量创近十年新高。

  存贷款增量均创近十年新高

  2021年全市金融总体运行平稳,主要金融指标保持较好增长,其中存贷款增量创近十年新高,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向好,信贷成本明显下降,实现“量增价降”,为全市经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了强劲的金融支撑。

  据悉,为了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去年,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制定了“加强金融政策协同”“拓展融资对接渠道”“完善融资配套机制”“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四个方面十二条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全市各金融机构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扩大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

  从期限看,增量最多的是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0740.77亿元,比年初增加1731.25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80.3%,同比多增475.6亿元。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分行有关人士表示,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意味着金融机构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也意味着实体经济获得信贷支持的能力,尤其是稳定性大大提高。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2021年,全市各金融机构切实发挥“输血供氧”作用,持续加大金融支持重点领域,服务实体经济更加精准。2021年末,全市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4966.93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3265.66亿元,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得到了有力保障。

  普惠金融持续发力,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38.56亿元,比年初增加583.4亿元,同比多增156.6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2.36%,高于全市贷款增速28.2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和涉农贷款持续增多,引金融活水实现精准滴灌。

  据悉,近年来,我市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15条具体举措,旨在令金融服务惠及大众。同时,为了破解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2021年7月,无锡银保监分局创新推出江苏省内首款普惠金融贷款码——“惠贷码”,为银企搭建了“桥梁”,并且因其操作简单、效果突出,收获了不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认可。

  贷款实现“量增价降”

  随着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全市金融机构继续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让利明显。去年全市一般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69%和4.89%,同比分别降低0.14个和0.11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12月份,全市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2%,同比降低0.0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0.39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

  “我们要求各银行机构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因疫情导致业务量下滑、经营成本增加的小微企业要加大减费让利力度,让利于企、让利于民,推动全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上年进一步下降。”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有关人士表示,2022年,无锡银行业将继续执行疫情防控期间下调信保基金项下贷款利率政策,帮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切实降低经营成本。(陈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