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太湖周刊

匀点阳光给别人

  □李黄英

  1

  到了朋友家门口,却接到她的电话,说临时有事出去了。忙碌了一天,异常疲惫的我,穿着高跟鞋只站了半个小时,就觉得吃不消。

  正在这时,隔壁的门开了,出来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姑娘。小女孩打量我一番,眨巴着大眼睛问:“阿姨,你怎么不进屋呢?”我只得如实相告。老人慈祥地说:“去我家坐着等吧。”我礼貌地谢绝了她的好意。小女孩偏着脑袋想了想,跑回屋。

  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凳子:“阿姨,站久了脚会痛,我的凳子借给你坐。”我心里一热,接过凳子。她又搬来一张凳子,坐在一旁陪我聊天。聊着天,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朋友回来了,小女孩恋恋不舍地挥手和我告别。

  从朋友家出来,在老人和小女孩那里匀来的阳光,还一直温暖、陪伴着我。

  2

  “上班去啦?”一天早上,刚出电梯,一声暖暖的问候,穿过清冷的风,迎面扑来。循声望去,一位瘦小的老人正笑容可掬地看着我。在城市辛苦打拼,累积的疲惫和寒意,被这声问候驱逐殆尽,我立即热气腾腾地回应:“早上好!”

  从房东那里,我得知老人是一名教师,退休了闲不住,成立了一支义务清洁队,每天带领一群老人,为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忙碌。老人的身影,在我心中,高大起来。

  于是,再见老人时,我就主动送上问候。我的问候似乎给了老人莫大的鼓舞,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涟漪般漾开。他拿着扫帚,哼着歌儿开始清扫楼道:“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那歌声,拨开清晨的浓雾,让我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3

  隔壁新搬来一位卖杂货的阿姨。出门上班,正赶上高峰期,电梯拥挤不堪,她连忙带着歉意退了回去:“你们先走,我不赶时间。”那以后,我再也没在早晨碰到她。

  大家被她的谦让打动,碰到她回来,都会帮她按住电梯,将身体往里挪,为她和小推车腾出一块位置。她感激地道谢,脸上挂着明媚的笑容。慢慢熟识后,她靠卖杂货养活残疾家人的事,被这栋楼的阿姨们知道了。她们有空就找她买点针线之类的日用品,偶尔还会拉着她闲聊一会儿。

  那天加完班,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在电梯里碰见她,她热情地将口袋递过来:“吃苹果!”我一再摆手,她却固执地坚持,直到我伸手掏了一个苹果,她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记得备战中考时,母亲总会从不多的家用中挤出钱,给我买几个苹果。握在手里的苹果,唤醒了储存在我心底的这一段温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