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红色纪念设施改造、红色教育方兴未艾

保护红色资源,还能做些什么

  □本报记者 殷星欢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我市陆续展开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作,目前已完成10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提升保护管理水平。连同近年来重建修复的太华山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徐巷农民俱乐部旧址、“锡流”纪念馆等一批红色场馆,无锡在红色资源保护方面有了长足进展。

  

  不过,全市红色资源分布管理较为分散,在统一规划开发、深挖利用方面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整体改造

  保护力度提升

  随着红色资源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规划对全市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体整修。锡南革命烈士陵园的正门、绿化、纪念碑、烈士墓区、停车场等都进行了大幅改造提升。

  “原先陵园入口有些不起眼,现在改造后更加庄重肃穆,陵园内环境也比原来更加整洁清幽。”烈士家属杨先生注意到了细节方面的改造,“往年家里老人上坡走台阶都不太方便,现在安装了无障碍电梯,可以直达纪念碑前的广场。”

  “烈士陵园的改造提升,不仅为烈士家属、社会公众前来参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更好地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负责管理锡南革命烈士陵园的山水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将旧有的纪念陈列馆原址拆除重建,建筑面积由92平方米增至285平方米,完善相关资料、实物陈列。

  新的纪念陈列馆内还专门辟出区域陈列12位“税务烈士”事迹。“税务烈士”是抗战中不幸牺牲的中共无锡县锡南区委的财税干部,他们穿梭在根据地和敌占区,动员群众、筹集粮款保障斗争工作。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一特色资源,我们和无锡市税务局、滨湖区税务局等单位一起展开红色教育活动,挖掘‘税务烈士’事迹、走访烈士后人,现在锡南革命烈士陵园已挂牌成为市税务局的‘红色税史教育基地’。”

  管理分散

  尚未形成合力

  去年,无锡市档案史志馆与无锡市老区开发促进会联合开展了全市红色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无锡的“红色家底”。

  据调查结果显示,全市革命遗址、纪念设施多达133处,主要包括纪念场馆(陵园、碑)、事件发生地、机构旧址、人物故居四大类,整体保护情况较好。不过这些红色资源管理涉及各市(县)区、文旅、退役军人、档案史志、属地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单位,难免存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保护和利用不平衡现象,市级层面尚未建立起综合协调机制。

  例如,全市党史教育基地中,属街道(乡镇)、社区(村)管理的有19处,属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管理有5处,各市(县)、区直接管理有7处,属市文博单位和教育部门管理的各3处。

  一位负责红色资源管理的街道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辖区内一处红色纪念设施并没有专门财政预算,也没有专职编制人员维护。“由于没有专门银行账户,场馆每年水电开销只能由个人先垫付,再向上报销。平时遇到参观活动,讲解工作也由街道人员临时担任。”

  一些不太为人知晓的设施、遗址分散在全市各地,保护利用尚不充分。例如梁溪区兴源家园西侧围墙内,有一处侵华日军水牢,虽然1987年就被列为市文物遗迹控制单位,但水牢的确切位置、结构及日军残害抗日军民等情况一直未能考证清楚。近年来,市、区党史工作者进行深入调查,终于弄清了水牢基本情况。不过,该遗址目前由社区代管,无专人维护,平时并不开放。

  统筹规划

  创新保护机制

  在今年无锡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周惠琳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无锡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的提案,从“红色立法”“红色规划”“红色文化”等多方面给出建议。

  “红色立法”有助明确红色资源保护的法律责任义务。“上海、南京等地已相继出台相关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周惠琳建议,无锡应加快“红色立法”,全面厘清红色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探索具有无锡特色的制度保障。

  针对红色资源多头管理的局面,周惠琳认为,应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统一平台,制订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红色资源该修则修,应保尽保,有计划地进行维护开发,并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红色资源保护经费应列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与常州打造“常州三杰”、淮安擦亮“伟人故里”等城市名片相比,无锡的红色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去年无锡评选出21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还可以按照不同红色主题推出更多个性化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产品。”周惠琳说。

  如何挖掘背后的红色文化,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锡山区荡口古镇和市文旅部门推出的舞剧《歌唱祖国》给出了启示。舞剧从无锡籍音乐家王莘的生活小事切入,讲述《歌唱祖国》背后的创作故事,还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房屋、路灯、马路乃至床单、衣裤细致入微,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周惠琳说:“我们需要更多创新形式,让红色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重现历史,将红色情怀恰如其分地植入人们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