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鸿,一位土生土长的“70后”画家、人民教师,艺术圈里的朋友都称呼他“吴老师”。吴老师性质朴、人宽厚,在30年的绘画生涯里,始终立足当下,反思笔墨,拓展语言,用心关切普通人,扎扎实实走着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
■ 立足当下就是尊重传统
小学时,一位会画画的同学能徒手画出小人书里的梁山英雄、隋唐好汉,吴文鸿羡慕之余,内心开启了一扇门。怀着这份初心,他从高中开始接触专业绘画,并考取南师大美术系。大学毕业后他就职省锡中,成了一名美术教师,一晃便到了今天。
吴老师一边用心于教育事业,一边醉心于中国画创作。2011年他到北京画院姚大伍工作室进修,跟随导师四处写生、创作,同时思考“传统”这个命题:从青藤、白阳、八大,到缶翁、白石、潘天寿,皆是传统圣手,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语汇体系似乎成了一种当然的、不可突破的范式,但这些艺术主张及其权威性又常常变为今人创作中的屏障。
随着更多深入现实和创作实践,他逐渐明白,所谓“现当代”的语式,若干年后也将成为新的“传统”。无论是缶翁“画气不画形”,或白石老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都未脱离艺术创作本身,强调走进生活、关注当下、务实创作。无须纠结于“传统”这个概念,不然,将始终在前人的“脚印”里行走。
在坚定的写生信念之下,民俗风情、林木野花成为吴老师创作的主要题材。2017年之前,“机车”系列是他的重点素材,如入选第二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的《梦之车》,以及获得传承与创新——无锡市青年画家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的《昨日风光》。
■ 两大现实主义的主题创作
2018年以后,大尺寸的主题性创作成为吴老师新的发展方向。几年以来,他以现实主义的意笔取向,创作了一大批作品,主要有“城市行者”系列和“修竹湖石”系列。
街道上穿行的人们,公交车上的老年市民,地铁里的上班族,建筑工地的工人……《城市行者之一》《城市行者之二》相继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城市行者之六》获第二届无锡市美术奖,《最美逆行者》入选江苏省美术书法“同心战疫”主题作品展。也许是他少年时代的农村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情感关切的表达,心灵深处对劳动者的炙热情感,引导着“城市行者”系列的主题创作。
一次偶然的机缘,吴老师和画家陈皓合作了一幅“修竹湖石”题材作品,双钩写意的翠竹,搭配没骨雕塑的湖石,静谧清雅的格调,收获了众多画友的赞美。二人又相继合作创作了荣获悲鸿精神——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典藏作品奖的《一帘清风》,以及获得首届“倪云林”全国美术作品展典藏作品奖的《尺玉琴心》。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给予《尺玉琴心》高度评价,认为“表现性和写意性不完全是以制作来取悦、呈现题材,便是作品的跳脱之处了”。
■ 顺其自然的笔墨况味
吴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构建着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体系。恰如市美协原主席梁元所说,吴老师是一位执着认真,不断进行实验性探索尝试的艺术家,他的画作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吸收当代又不拒传统,取舍有度而融汇诸家之长。他的都市写意人物画跳出常规束缚,造型与构成、墨色与空白相得益彰,洋溢着时代的节拍和审美。花鸟画没骨写意,简逸放纵,明净淡雅,宜展可藏。梁元感慨两人初识之时,吴老师还是留着长发在野山坡上快速水墨的写生青年,今已成为作品在全国大展上屡屡获奖、入选的实力派画家。物象变迁,初心犹在。
不论何门何派,何种表现风格抑或切入角度,美术作品都承载着审美和教化功能,吴老师认为,立意向上应作为国画作品的审美底色,并在与观者的交互中产生一种共情。可以看出,务实创作、立意向上、表达关切,就是吴老师的基本态度和创作方向。至于未来目标,他表示现在说不好,顺其自然吧。(一心)
人物简介
吴文鸿,又名吴熙,无锡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专职美术教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北京画院姚大伍工作室。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画院特聘画师,无锡市美协第七届、第八届理事,无锡市惠山区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