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太湖周刊

城市剧场,文旅融合新尝试

  8月20日,自得琴社的《琴为何物》音乐会在无锡大剧院举行,引发锡城市民追捧,现场座无虚席,高品质演出提升的是整个城市的审美格调,剧目、剧本的原创力量也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伟大悲剧《哈姆雷特》,点燃了观众对‘生存还是毁灭’的探讨热情;一篇写尽缠绵的《牡丹亭》,唤醒了无数戏友对江南寻梦的美好向往;一部大运河畔的《珍珠塔》,闪耀着善良美德和无锡传统文化的光芒。”我市大运河戏剧创客大赛征集视频中的旁白,表达出对戏剧原创力量的期待。而通过这些剧本,打造出城市剧场,或许,可以实现文旅融合的新突破。

  原创剧唤醒传统文化

  任何艺术都无法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更离不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是最鲜活的故事主角,他们的故事里所隐含的戏剧张力带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滋养着原创戏剧的生命力。

  为此,今年5月,我市启动了大运河戏剧创客大赛,作品以话剧、情景剧、音乐剧、歌舞剧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鼓励融合科技、当代艺术、多媒体等多种表现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整个大赛包括剧本征集、导师带队、路演PK、赛后孵化等环节。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消息发布后,收到不少优质剧本,并已从参赛作品中筛选出两部剧本进行创排,拟于9月底进行路演。“一部是以民族工商业为原型的《只有无锡》(暂定名),另一部则是将亲子、儿童与非遗相结合的《纸马总动员》。”市文旅局文艺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两部剧本中,大运河、非遗文化、工商文化等无锡文化瑰宝都有充分表达。

  激活本土创作力量

  正如濮存昕在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中文版推荐序中的第一句话“舞台拥有无限的可能,戏剧具有多元的意义”,不同的水土滋养着各具特色的本土戏剧,文艺创作要善于深耕本土。记者了解到,此次戏剧创客大赛的举办,就是为了发掘和培育本土创作力量,激发创作活力,加强文艺人才引培。

  “没想到自己的剧本能入选并获奖,这是一种认可也是激励。”原石剧社的年轻编剧小喻这次凭借《只有无锡》(暂定名)入选,她曾经创作过剧本《逆行壮歌》《虎口拔牙》等。虽然是新人,但作为无锡人,她对本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生活为基础,进行艺术真实的再创作,我相信我能将无锡的更多面表达出来。”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创作的剧本借一对祖孙在寿宴上对旧事的重温,讲述了一个生于运河畔、与荣氏及茂新面粉厂关系密切的家族120多年的传承故事。目前剧本已经重新修改调整,结合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地形地貌,还将进行微调,在排演中也会结合表演再作调整。小喻把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眷恋都写进了剧本。

  开启老宅院体验游

  发布征集令时,文旅部门就标注清楚:需以无锡西水墩文化公园、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为实景演出场地,重点围绕无锡大运河、民族工商文化等主题进行创作,通过一个个定制化的原创剧本,打造一个个城市剧场,尝试给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新体验。

  “其实就是为西水墩文化公园、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量身定制沉浸式实景演出作品,也是助力锡城‘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新尝试。”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全面启动“百宅百院”工程,旨在优化拓展名人乡贤旧居故居功能,累计打造100个以上锡城古宅活化利用的典范。演出与宅院之间的链接妙不可言,我市已经有成功的先例。今年以来,我市依托“东林拾忆”小剧场,在书院内的明道亭、还经亭、西长廊等实景中,进行评弹、锡剧、民乐等艺术的演绎,小桥流水、亲水平台间的演出格外打动人,而老宅院也因此灵动鲜活了起来。创新作品古典风与时尚感交织,观众跟随演出者在东林书院内移步换景,沉浸式体验“与艺术同行”的别样感受。

  “剧本杀”,这个起源于西方宴会实况角色扮演的娱乐项目,正在成为当今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钟爱的文化产品,这次也被融入大赛剧本创排中,“我们正尝试通过剧情、场地,放大剧本中的冲突环节,增加古老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专家也表示,在量身定制剧本的同时,可以筹划推出文旅融合的“剧情游”,即城市剧场游。整合剧社、景区、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通过宅院游客“打卡游”、锡城市民“体验游”、深度玩家“剧情游”等路径,打造美食、美景、演艺、体验等宅院多元剧情游线。发展成熟后,还能布局落地服装、道具、化妆、美术设计、影视拍摄等相关产业服务。结合文化景区、街区建设、门店经营、高校教育、城市文化宣传等,协同推进吃、住、行、游、购、娱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