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理想城市,不仅仅是标志性建筑的容器,更是一个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青年是活力源泉,有青年的城市才有活力,留得住青年的城市才有未来。
11月4日,古德拉克首届青年艺术节开展,这是无锡的年轻人自己创办的艺术节。无锡,这座城市能为青年创造什么样的文化空间?青年文化,又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样的新鲜活力?聚焦“青年文化空间营造”这个话题,近日“无锡有腔调”微信公众号邀请三位嘉宾进行了对话访谈,期待通过亲历者、参与者、观察者的现场交流,激发新的思考,推动更多样化、更个性化的青年文化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
现将访谈内容摘编刊发于本版,访谈完整内容请关注“无锡有腔调”微信公众号。同时欢迎市民朋友就无锡如何营造青年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活力发表观点看法,稿件可发至wxbdpinglun@163.com,或加入锡报快评QQ群227976812参与讨论,让我们一起为无锡的青年文化空间营造出一份力,让更多年轻人选择无锡、留在无锡。
城市文化活力源自对个体情感的尊重 □ 赵明
文化的力量对于18岁到40岁之间的人群敏感度更高。就像优秀的设计师喜欢看画展听摇滚乐,不同的文化活动对心灵和情感的滋润是相通的。
除了与音乐直接关联,还可以让“音乐”连接更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比如“吴歌”就是个很值得探讨的主题和素材,吴歌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吴歌不仅仅是吴文化的历史及流传下来的声音,里面还有非常多的江南手工业劳作场景。
我一直有个愿望,从吴歌出发,汇聚国内外民歌民谣歌手,打造吴歌以及民谣的历史与当下空间,演绎吴歌记录的江南手作劳动场景,可以做一个“中国乡村音乐节”,由政府搭台,资本与产业注入,可以把江南文化、江南手作等集中起来,呈现出另一种景观、文化。
城市由“集成体”到“个连体”,是观察城市、理解城市变迁的独特视角。城市,在很多意义上是集成体,是集体意志、集体记忆、集体文化的集成体,这些是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据。
城市文化活力源自对个体情感的尊重。如今的年轻人与以往不同,他们在互联网的环境中长大,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非线性的、感性化的。一个年轻人来到城市,与城市的关系就像是插头与插座的关系,即时充电即时拔出。比如到南长街来,不是从头到尾按顺序参观,而是直奔美术馆,为某个作品拍张照就走了,乘兴而来尽兴而去,或者几个朋友找个奶茶店、咖啡馆“开个PARTY”之类。
这样一种个体参与城市的方式,如同网络,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事件具有随机多元化的连接形态。城市的发展要考虑到传统的集体意志、集体记忆、集体文化的延续,也需要考虑到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城市的连接。
在很多城市更新案例中,我们只能见到理性的城市规划,这是值得商榷的。理性化的建设一定会强调秩序、安全、象征、统一性。这种理性城市建设思路是一览无余的平面化思维,会导致商业、公共景观线性直观的表达。另外,这种理性思维至上的做法,也会使得城市更趋功利化。
在理性规划设计城市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情感城市的培育与发展。在主体意志与个体情感、共性发展与个性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多种多样的个体的、个性化情感汇集起来,会呈现出城市的不同调性和气质。在这个意义上,音乐是非常好的介质和载体。城市要有感性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东西,把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添加进生活体验,幸福感才会有绵长的回味。
城市的文化与城市结构息息相关。一个封闭的结构,无法产生有活力的文化。传统的文化进入到当下需要解构和创新,比如无锡最重要的国际化音乐符号是阿炳,可以打造一个“‘黑暗’音乐室”,让大家一起坐下来在寂静中聆听“二泉映月”。城市文化活化,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下并作大胆地重构与创新,不能让文化成为浮在水上的莲花,可远观难亲近,最终成为点缀。
(作者系江大设计传播机构董事长、全国设计大师奖联合创办人)
受到年轻人喜爱的艺术活动都充满想象和活力 □ 曹量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江南民谣诗歌节是一棵自然生长的‘树’”。从江阴一路走到南长街,这棵“树”至今已经生长了12年。
民谣诗歌节是一场集国内优秀音乐人、优秀诗人的联欢盛会。在最初的时候,民谣诗歌节雏形只是一种类似于朋友私下的聚会,如今已成了大家都在参与的大型活动,甚至成了城市的一种文化现象。前来参与的人群中,70%左右都是外地过来的,而且特别吸引年轻人,这种吸引力,透射出城市文化的辐射能力。
相比于民谣诗歌节的长周期,“活塞”livehouse以及古德拉克艺术商店、艺术展在时间安排上更加灵活。但是不管是定期还是不定期,这些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充满想象和活力的艺术活动都显现出“自然生长”的魅力。8年来,“活塞”平均每年都有近200场演出,无锡的livehouse走在了潮流前沿,在不经意间成为城市文化的鲜明印记。
后来我们还打造了“爱的阳台”“阳台音乐节”等文化活动,效果都很好。对这类活动需要有前瞻性判断,因为看似冷门的文化现象,一旦经过发酵后“破圈”,就可能获得始料未及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不是短时间的传播效果,能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得到延伸、沉淀。
(作者系“活塞”livehouse主理人、“和光同尘”艺术馆馆长/策展人、江南民谣诗歌节总策划)
希望给这座城市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 王丽娜
在过去的3年里,“古德拉克”这个发源于无锡本土的文化厂牌,在不停地跌倒与爬起之间,竟然也开始有了一点我最想要的模样。
2020年的盛夏,因为不想总是羡慕其他城市有高品质市集,我第一次萌生了想要自己做一场市集的想法。那时,找了许多朋友聊,模糊的概念之下,得到更多的反馈是“反对”。反对的理由有很多,综合下来可以归类为两点:第一、这座城市不行;第二、你不行。想想当初,真的是内心的倔强作祟,既然不被看好,那即便失败也没有关系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试试看?
于是,有了古德拉克的第一场市集《混凝土与诗人》,那一场我半个朋友圈的人都来玩的市集,让许多未曾谋面的朋友给我发来了感谢信,他们说,谢谢古德拉克让我们知道无锡还有这么有意思的活动。就是这种质朴的感谢和期待,让我们把古德拉克从一场活动做成了一个品牌。
11月4日,古德拉克首届青年艺术节开展,这个从2020年就种下的梦终于在2022年发芽了。3天的青年艺术节,我们安排了各种活动,包括7场展览、4场电影分享会、3场实验戏剧表演、诗歌之夜以及MINI艺术书展等。希望能够再一次带给这座城市不一样的体验,也希望这种体验能像一道光,照亮每一个城市青年。
(作者系“古德拉克”主理人)
访谈文字整理: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