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发布厅

她就像一个陀螺 一直在旋转

新吴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胡艳丽

  在高新科技云集、案件同样云集的新吴区,有这样一个“陀螺”,进入法院二十多年来不停地高速旋转,它就守在原点,挺直腰杆,一圈又一圈,自豪地圈画着司法同心圆。

  胡艳丽就是那个“陀螺”。她出生在北方,但不管是饮食还是外表,都透着一股“南方气”。1999年考入原马山区人民法院后,这个长相恬静、嗜甜如命、爱吃米饭的北方姑娘感觉像是“认祖归宗”了,一来便扎下了根。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民事审判庭的各种“梦魇传说”,正是这样一个可阅尽人间百态的部门,她一待就是近二十年,就像那句诗意的表述——“来过,便不曾离开”。但现实工作其实并不诗意,无论是从事助审员、审判员,还是副庭长、庭长,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她都以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待每一个细节,以细致入微的态度接待每一位当事人。

  二十多年来,她的身份在变,法律细则在变,周遭世事都在变,但她仿佛相对静止了,像陀螺一样守在原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旋转,“旋转”的能量转化成了一个个案件裁判、一个个裁判衍生出的司法产品,她以这些不断向社会输出正义尺度和行为规则。她曾写过一份四十多页的劳动争议案件判决书,代理律师说:“写上诉状时,对照判决书看了好几遍,最后内心彻底服气了,索性就给当事人做工作,放弃上诉了。”

  熟悉胡艳丽的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胡胡”,大家也很了解她:知道下班路过她办公室门口要提醒她时间,因为她是个经常忙到忘记接孩子的“粗心妈妈”;知道她的审理报告一定要提前看,因为她是个专门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资深法官;知道季节交替时,那一声声干咳声准是她咽喉炎犯了,碍于工作一时半会还没时间去看。

  面对这样资深又亲切的大姐姐,初来乍到的“萌新”经常对她使出“十万个为什么”:

  “胡胡,你怎么又最早到了?这么些年,你迟到过吗?”

  “胡胡,你怎么调整心态的?我要是你,早崩溃了,教教我吧!”

  “胡胡,帮我看看我的文书吧?我没把握,心里虚。”

  有一种生命的韧性叫“低头努力,不问得失,一切交给时间”,当她顶着炎炎烈日冒着中暑风险深入货运码头现场实地调查,当她一次次来到老人子女家中用真情化解纷争,当她利用休息时间为一楼盘百余户业主处理逾期交房违约金纠纷,这个“人淡如菊”的法官完全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她只觉得“做了任何法官都会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