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也从“防感染”转为“保健康、防重症”。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满足群众就医用药和生活需求”“提升医疗救治和分级诊疗能力”等话题展开讨论,言语间皆是守护之心——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精准救治 培养“既专又博”的医务人才
近期,无锡市属大医院重症接诊人次普遍处于高位运转状态,各家医院竭尽所能,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患者的救治工作。“把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保证需要救治的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冯宁翰委员来自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该院作为担负全市疫情防控救治重任的综合公立医院,快速组建综合救治病区,多学科协作,加强重症资源储备。
救治的实际情况让这位委员对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的思考。在高峰期,呼吸科医护人员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市二院由呼吸内科医生结对非呼吸内科科室医生,指导患者的诊疗救治,“目前为止,我院呼吸科收治的重症患者中没有出现一例死亡病例。”
为此,冯宁翰建议“大医院可以将呼吸科医生‘专家化’、内科医生‘呼吸科化’、外科医生‘内科化’。”他认为,为确保诊疗安全,医院要重视医护人员队伍培养,医生要专业化、专科医生要全面化,培养“既专又博”的医务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临床医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可转化的能力。面对患者的多方就诊需求,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冯宁翰认为大医院要坚持科学精准救治,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救治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实施分级诊疗 强化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基层医疗机构是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是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制度,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合理就医格局的关键环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但也有不少人坦言,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分级诊疗在基层落地还存在不少困难。
“分级诊疗成败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的强弱。”强立代表认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水平不高,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分级诊疗的核心内容。
强立建议,政府对基层医院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工作,建立基层医院人才与市级医院人才轮转培训机制,缩小基层人才与市级人才的水平差距;制定基层人才优惠待遇政策,在工资待遇、聘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基层医疗机构面临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少、价格贵、配送不及时、医疗设备少、设备落后的困难,医疗物资及设备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为此,建议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为有效合理的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做好日常功夫 以“上下联动”优化资源利用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医院分级诊疗前沿阵地优势,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救治和服务保障能力,市属公立医院发挥医联体作用,对基层医院进行指导和帮扶。冯宁翰呼吁,市属三级医院要与基层医疗机构做好“上下联动”机制,大医院要主动做好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同时分派专业医护人员下基层,将“坐诊、巡诊”结合,支援基层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同时也呼吁加强政策引导,打造“看得好、信得过”的医院,让小病真正“下得去”,大病及时“收上来”。
“防”得好,医疗机构“治”的压力就能小一点。来自锡山区的祁萍代表认为,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就要为基层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等居民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据介绍,该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人群管理实行家庭医生团队包干、网络化管理,“一团队一社区(村)”,有家庭医生团队、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统计在册的1.77万名高风险重点人群进行专案管理;对400多名血透病人实行家庭医生一对一管理;加大对3630名孕产妇和5.44万名0-6岁儿童健康管理,随时了解健康需求。
采访中,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表示,“要真正做好分级诊疗工作,缓解公立医院的救治压力,将更多患者吸引到基层,确保各级医院诊治病种分流合理、就诊有序,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