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纵横

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

开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新局面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经过4年的试点后,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开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局面,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关键词是“全面”,主要是完成“两个覆盖”,一是覆盖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各市场板块;二是覆盖所有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另外,根据证券法的要求,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存托凭证也实行注册制。

  主板改革是这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重点,主要是充分借鉴试点注册制的经验,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精简公开发行条件,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放开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前5个交易日涨跌幅限制。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是试点制度体系简单的复制推广,而是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的全面优化和完善。本次改革呈现出四大亮点。

  亮点一

  优化审核注册机制

  审核注册机制是注册制改革的重点内容。这次改革保持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基本架构不变,重点是进一步明晰了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

  具体来看,交易所承担发行上市审核的主体责任,对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全面审核。证监会同步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板块定位,对交易所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指导,并基于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依法注册。同时,着重强化证监会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责任。

  市场人士认为,这次审核注册机制的优化将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进一步增加市场获得感。

  亮点二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试点注册制4年来,先后设立科创板、改革创业板、合并深市主板与中小板、设立北交所,板块布局有了明显改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将更加完善,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迈出新步伐。

  具体来看,沪深交易所主板将突出大盘蓝筹定位,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在上市条件方面与其他板块拉开差距。科创板将突出“硬科技”特色,提高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允许未盈利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北交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将探索更加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的制度供给,更加精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亮点三

  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执法

  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放管结合的改革,加强监管执法是基本保障。这次改革,充分总结试点阶段的经验,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执法进行了系统化安排。

  在前端,坚守板块定位,加大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力度,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严格审核,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在中端,加强发行监管和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加大退市力度,促进优胜劣汰。在后端,保持“零容忍”执法高压态势,形成强有力震慑。

  亮点四

  全面整合制度规则体系

  注册制试点是按板块逐步推进的,这次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统一注册制安排,对制度规则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完善,减少交叉重复,实现体系化、规范化、简明化。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适用统一的注册制度,沪深交易所制定修订本所统一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规则,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总体保持一致。

  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变革,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必然有一个持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市场各方珍惜改革成果,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包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

  监管体系如何更好适应注册制改革的要求,对于改革平稳落实落地尤为重要。证监会人士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涉及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证监会将加快监管转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科技监管建设,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据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