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梁溪区教育局派骨干教师赴国内名校沉浸式学习等举措一经推出,改变也随之开始。采访发现,老师们沉浸其间,感受良多,每日的收获在积累,等待质的飞跃。
无锡市东林小学新教师张敏和刘智博都是近三年来,梁溪区教育局通过校园招聘选用的优秀人才。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的张敏在校时每年都获得奖学金,江南大学毕业生刘智博在校期间不仅收获奖学金,还被评为校级优秀干部。优秀的学生,在转变身份初站上讲台时同样会心中忐忑。张敏认为,有梁溪区退休教师黄华这样的老师专门为新教师提供指导,帮助特别大,他们成长的速度更快。
张敏关注到,黄华在听她的课时,记的笔记比自己准备的教案还要多,每次点评时特别细致。张敏说:“我在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这课时把王戎长大后的成就放在开头作为导入。黄老师关注到这个细节后,建议我在讲完他的特点后再告诉学生王戎取得的成就。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她都关注到了,修改后课上得更加连贯了。”刘智博感受到黄老师指导的细致不止在内容上,连上课时的评价语、过渡语都会关注到。他举例道:“一开始我在评价学生时,往往只说‘很好’,黄老师提出要告诉学生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这样才能真正激励、促使他们进步。她会特地指出老师课上尽量避免口头禅,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获得如此深入细致的引领,两位年轻教师都感受到自己快速成长。张敏把自己的指导老师作为榜样,不断努力。“我那次在讲现代诗《秋晚的江上》,在向孩子们阐释这样美的秋景时犯了难,黄老师已经把她生活中拍到的类似场景图和视频发给了我。”张敏说,“黄老师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和语文课文联系在一起。这些都值得我好好学习。”
东林小学副校长宋慧琳告诉记者,学校关注到年轻教师缺少实践,为他们专门聘请指导教师手把手地教方法,“我们学校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为新教师安排教师提供专职指导,新学期还新增了德育指导教师,提高教师们育人、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前往国内知名学校跟岗学习的教师们,每天都有新收获。新学期开学以来,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副校长万娴真切认识到,杭州市天长小学最大的特色是注重个性,最典型的文化是宽容与理解,将个性的发展融入学校文化。她关注到,这所学校与全国大多数学校最大的不同是,没有统一的校服,更没有统一的班级文化要求,提倡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班级充分发挥、发展、发扬自己的个性,以营造氛围、超越管理作为自己的新时代治理之路。学校用“奋力”融合团队,倡导让每一个教师找寻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做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孩子个性化发展,谱写差异教育的新篇章。
“一所学校集全校之力,用40年的时间做这一件事、这一项实验,为杭州这座文化大都市培养了几十位校长、几十位特级教师,以及无数优秀学子。接下来的半年,我们会沉下心来用心学、细致看、留神听、全神贯注地做好学习与反思,找到他们内涵发展的密码。”万娴告诉记者,她虽在外地,和崇宁路小学依旧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就从能学之处开始学起,一点点落地。”天长小学教研过程中,教师们当场记录教学反思、评课意见的做法能大大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教师积累素材和学习,这种做法已经在崇宁路小学落地实践。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