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9版:2023年无锡中招特刊

@考生和家长 考后心理调适指南来了

  □刘一梅

  中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初三考生在考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最后一场考试铃声的响起,考生的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解脱,这一状态的变化会造成考生一定的心理不适。从中考结束后到分数公布前,这段时间是考生和家长心理比较“难熬”的一段时间。面对复杂的心理变化,考生和家长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

  中考后考生 常见心理

  ●焦虑心理

  在考后出现焦虑心理的考生注意力不能从考试上转移,仍纠结于某门科目、某道题目,甚至是考试过程中的某个细节,他们特别在乎该拿的分是否已经拿到,不该出现的错误是否已经完美避开。还有一些考生会担心自己的中考分数达不到普高线或者是考不上理想的高中。越是担心自己的考试结果,考生就越焦虑,从而出现难以入睡、做事不能集中注意力等情况。

  ●补偿心理

  有一部分考生认为自己为迎战中考牺牲了太多的休息娱乐时间,因此在考试结束后会好好补偿一下自己。比如没打的游戏一口气玩掉、没睡的觉一口气补完,考生们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补偿自己过去一年的艰苦奋斗。但是往往会出现“补偿过度”的情况,具有“补偿心理”的考生可能会打破原有的规律作息时间,甚至会出现通宵达旦的情况,这不仅会打破生物钟,还会身心俱疲。

  ●内疚心理

  备考期间,考生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得到了老师无私的帮助,他们本来想通过取得理想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和老师,但是对自己没有强大的信心,从而产生了内疚自责心理。

  ●迷茫心理

  从紧张的备考情绪中松懈下来,原本已经习惯高强度复习状态的考生一下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在考试结果出来前,找不到下一阶段的目标,心理上进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真空状态。

  中考后考生心理调节策略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考生需要对中考结果设置一个合情合理的目标,只要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实力,就是最好的结果。当结果来临时调整好心态,用积极的状态迎接下一个人生阶段。

  ●适当放松,规律作息

  不能出现报复性的“补偿行为”,毫无节制地玩耍不仅起不到放松身心的作用,还可能会因过于兴奋造成不良的心理状态。在适度的放松后,考生们可以尝试制定暑假生活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娱乐项目,合理安排娱乐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如将听音乐、运动、玩游戏、看书等结合起来。

  ●转移注意,寻找价值

  考生如果还沉浸在考试中,可以利用考试后这段闲暇时间去延续之前因为备考中断的兴趣爱好,如果没有兴趣爱好,那更是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找和探索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不仅能够寻找自身的价值感,还可以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做好铺垫。

  ●学会倾诉,寻求支持

  家人和朋友是我们身边宝贵的资源,考生感到特别烦闷、焦虑的时候,可以和好朋友们聊聊天,排解内心的压抑和烦躁。如果觉得自己可能有负于家长的期望和付出,考生可以主动和家长聊聊天,表达自身的内疚情绪。家长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会让考生的焦虑、内疚情绪得到很大的缓解。

  中考后家长 可以做的事情

  ●及时脱离,做好支持

  有一些家庭会出现孩子已经脱离了“考试”,但是家长仍处在“考试”中的现象。考试一结束,家长会关心孩子考试是否考好;答案一出来,家长便会催促孩子赶快对答案、估分……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考试结束后,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给予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关心孩子,耐心倾听

  作为考后离孩子最近的人,家长要积极关注孩子的状态,做好孩子的“避风港”。人的紧张、焦虑等很多情绪都会在倾诉中得到缓解和释放。中考结束后,家长尽量不要多说话。如果学生想倾诉一下内心所想,家长一定要尊重学生,放下手头的活儿,认真地倾听。例如,当学生因为发挥失常而导致情绪失控、直接向家长倾诉时,家长就要及时对学生的倾诉作出回应,在给予充分理解的同时避免评价,更不能指责。如果考生的不良情绪长时间存在,家长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积极引导,做好榜样

  家长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方面,让他们无意识地摆脱中考的影响。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规划好下一阶段的人生,还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

  中考,只是对初中阶段的一次总结。在未来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每一位同学。祝大家能够调整好心态,收获成长,一切美好都与大家同行。

  (作者系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