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太湖周刊

老友种地记

  前不久,去了一趟较偏远的乡下,探望一位相识多年的朋友。朋友年逾六旬,曾做过20多年厅级领导,几年前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就回到阔别多年的农村老家,悉心侍奉耄耋双亲之余,又重新学起了种地。

  与老友谈天说地,聊得最多的便是他的“种地经”。老友称,他现在是“一介布衣”,无官一身轻,准备长居乡下,并在乡居期间爱上了种地。种地的收成,他并不在意,只是想通过种地亲近泥土,活动筋骨。他视其为晚年生活中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老友开垦的田地就在离自家老屋二三十米远的地方。那里原本是被村民遗弃的一块荒地,约摸二三分地大小。边上有一条终年潺潺流淌的水沟,所以水源很充足。不远处还有一大片地势低洼的芦苇荡。在征得村干部和附近村民同意后,老友花了几天时间,把这块杂草丛生的田地开垦出来,并将板结的泥土在阳光下暴晒、捣碎,还掺入了草木灰和其他有机肥,然后整理成一垄垄的菜地。随后,他又在芦苇荡边上开挖了一小块水田。

  每年春天,老友在他的菜地里栽种下多种蔬菜,如青菜、黄瓜、茄子、长豆、丝瓜、大豆等;秋天则栽种萝卜、大白菜、大蒜、雪里蕻等。水田里一般种着茭白和茨菰。他种的菜苗大多是附近村民送的,每种数量不多,属于试验性规模,如果长势一般,仅够自给自足,摘回家换换口味;如果收成好,自家一时吃不了,就会送与乡邻,或和老伴一起洗净晾晒,做成干菜或腌菜。

  近些日子,由于黄瓜、长豆、丝瓜、扁豆爬出藤蔓,老友每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为这些农作物插杆搭架。吃过午饭睡上半小时左右后,他则戴着凉帽扛着锄头来到地头,锄锄草、松松土,俨然老农的模样,把辛勤的汗水奉献给土地。老友说,种地很有学问,去年他打算栽种山芋和土豆等地下结果的农作物时,就很认真地向同龄的乡亲请教,不仅深翻泥土,而且将土垄起得较高,给这些农作物足够的生长空间,结果收获颇丰,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老友告诉我,自从开荒种地后,他感觉身体比过去健康多了,尤其是失眠等老毛病都不见了,睡觉特别爽。现在,他每天早晨走向田间,心情很愉悦、精神很放松。在他的影响下,当地有好几位已经跟随子女搬去城镇居住的老人,也回到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乡间,重新过起田园生活。

  临别时,老友送给我一大袋他自己腌制的梅干菜和萝卜干,并有些絮叨地劝我:如果退休后在城里待腻了,不妨到乡下来种块地吧!我听后,紧紧握住他粗糙的双手,报以会心一笑。

  □吴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