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友炜
谁都晓得,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活跃着一支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时过60多年,它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在经济发达、风光秀丽的无锡,也有一支特殊的“轻骑兵”。她,就是创建于1986年的无锡日报自办发行队伍。当时,通过社会招聘的发行人员多达400多人,送报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后来逐步升级为摩托车、电瓶车。这支队伍经历了37个春夏秋冬,不断吐故纳新,发行机制也在不断变化,但她仍然在战斗,仍然活跃在城乡各个角落,走进寻常百姓家。每天清晨,“轻骑兵”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战斗——争分夺秒地分插和捆扎报纸,装上电瓶车,风驰电掣般穿街走巷、入村入户,践行“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可以设想,倘若将这几百名“轻骑兵”的车子一字排开,在大广场上同时出发,那场面一定十分壮观、十分威风!
这是一支忠于党的队伍。他们清醒地懂得:车上每天满载的、新出版的、沉甸甸的报纸,不是普通的纸质印刷品,它们凝聚着“采、编、校、美、排、印”人员和道道把关者的担当和心血,它们构建起党报与读者的亲密关系,它们彰显着传媒的责任担当和社会效益。
这是一支有梦想的队伍。他们心中都有“梦中一片海”: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巩固老订户,拓展新订户;千辛万苦地将充满油墨香味的报纸及时投递到户;千遍万遍地倾听读者意见,关怀、服务订户,把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
这支“轻骑兵”队伍,历经了37年的风雨兼程、37年的打磨锤炼、37年的与时俱进,逐渐成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我清楚地记得:1991年无锡地区遭遇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东亭、北塘等地一片汪洋,道路不通,自行车派不上用场,“轻骑兵”们硬是卷起裤管,肩扛油布包扎的报纸,涉水徒步将其送到居民临时安置点;用冲锋舟将报纸送到各抗洪前线指挥所。
我清楚地看到:在近3年的全民战“疫”中,面对部分地区报纸难以投递到位的实际困难,“轻骑兵”们一方面逐一与订户打招呼,另一方面想办法将每日报纸送达订户信箱或过后补送,受到了广大订户的理解和好评。今年元旦前后,“轻骑兵”队伍中有一半人员先后发烧,居家防治,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他们一方面向读者发布安民告示,另一方面合理调度,尚未感染人员轮番上岗连轴转。一些同志高烧刚退,就主动请战,戴上口罩,投入报纸投递工作。
我分管发行整10年,也曾是这支“轻骑兵”中的一员。回首往事,我常和发行人员一起下基层宣传推广党报,发展征订大户;率队到火车站、飞机场、商业街送报订报;亲自为坚持数年订阅无锡日报的个人订户送蛋糕、过生日……我常为有生之年当了10年党报推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
2001年,经无锡日报推荐,我在中国报协组织的“中国报纸首届十大发行功勋”评选中,光荣上榜。之后,我先后受邀,赴山西太原、四川成都、黑龙江齐齐哈尔、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西九江、河北邯郸,以及首都北京等地,向当地报纸同仁做现场演讲,详述无锡日报的办报及营销新理念、新办法,以及接地气的实践探索和体会。我的每场演讲,充满报业改革的呼唤声、踔厉奋发的脚步声、“轻骑兵”的车轮声、发行的吆喝声、读者的评报声、订户的赞扬声,声声注入新闻同仁的脑海心田,为此赢得阵阵掌声。
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支“轻骑兵”中那些“既献青春又献精神”的典型人物,吴凤秀就是突出的一个。她二十多岁从外地嫁到无锡后,就当上了首批“轻骑兵”。从投递员做到站长,常常是舍小家为大家,小毛小病照常上阵。因发行成绩突出,她多次被评为报社发行先进个人。前不久,我见到了已退休的吴凤秀。她脸带笑容,充满自信地说:“当了一辈子的发行员,虽苦也有甜。能为党报发行干几十年,是我一生的荣幸!”年已58岁的投递员朱寿华,从破产企业进入发行队伍整20年。订户评价他是一个和蔼可亲、信得过的投递员。偶尔遇到订户报纸缺失,他及时补上;订户遇到难事,他主动上门帮忙。今年6月初,他送报地段上一位《无锡日报》的忠实读者,特地赶制了“精准投递,忠于职守,无锡日报为人民”的锦旗,专程送到报业集团发行管理部,表示对他的感谢。
无锡日报创刊74周年以来,在历届社长、总编(总裁)的统领下,发行“轻骑兵”队伍日益强大,投递越来越精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优。我高兴地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无锡日报发行人及其“轻骑兵”队伍,正在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不断探索创新,“四千四万”精神深深地注入他们的心中。他们每天都在讲述着传媒改革、发展和营销的新故事。我坚信,这些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故事,一定会更多、更生动、更精彩地展现在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