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玉
每逢报庆,我脑海里总会浮现报社前辈们鲜活的身影,总觉得他们从未走远……
我是1977年7月从无锡焦化厂调入市广播局战报组的。所谓战报组,实际是中共无锡市委筹建恢复无锡日报的班子,当时报社没有建制,由市广播局代管。战报又称双学战报,全称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战报》,这可能是当时全国最长的报名了。1978年改名为《无锡战报》。
1980年5月,无锡市委决定恢复无锡日报建制,浦耀煌、尤纪泉、虞耀麟、李永清、殷克栋等一大批新闻界前辈重返报社。这些新闻前辈是原《苏南日报》和《工人生活》的“老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报社开始恢复元气,迎来发展生机。作为晚辈,我第一次见到一批资历老、学历高、贡献多、影响大的老报人,难免带有几分拘谨。但他们从不以长者自居,使我感受到老一辈报人的真与善。他们很快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为推动报社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报社编委会勇于改革,敢为人先,连创三个“全国首次”:首次向社会招聘新闻从业人员,首次实行报纸自办发行,首次在地市报中引进激光照排技术。其中,1981年,首次面向社会招聘新闻工作者,引起全国轰动,特别令人称道。紧接着1983年和1984年,又突破城乡和所有制限制,两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蔡贵方、顾仁荣、何建新、陈嘉栋、马汉清、马正红、安健、沈东辉、丁一海、周绍淮等本地和外地的新闻人才,通过招聘,云集无锡日报,促进了报社事业的飞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训、考察和磨炼,这批人才终成大器,成为报社总编、副总编、部主任和名记者。
张其栋,1954年就担任报社副总编,是一位资深的文学爱好者和老革命,他思维敏捷、文笔流畅,写起字来像鸡啄米,“嗒嗒”声中,一篇文章就出来了。当他知道我曾是市一中学生时,诙谐地说:“幸会,幸会!校友啊,我在市一中教过语文。”我说:“你是老师,我是学生。”他笑道:“彼此彼此,我们现在是同学,也是同事。”我写的稿件交到他手里,他都悉心指点,认真修改润色。资深“老新闻”蒋稼民,更是手把手教我写新闻。他对我说,新闻来自于实践,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新闻。在他的鼓励下,我到宜兴川埠煤矿当了十多天“矿工”,写出了通讯《太华山下英雄多》。后来又发现在煤矿任党委书记的浦学坤与矿工通信、对话的事迹,写出了通讯《心之桥》,获得《光明日报》举办的全国政治思想工作征文竞赛一等奖。
在报社这个集体里,令我仰慕和钦佩的还有校对陈自立。1980年,我从政文组调入总编室协助工作,担任夜班值班编委。在“铅与火”的时代,每当报纸排版后,打出大样,都要进行一校、二校、终校。身材瘦小、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陈师傅负责终校,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干校对工作。他干活有板有眼,不紧不慢,对文章反复推敲、考证,任何差错都逃不过他把守的关口,执着敬业、专注坚韧的工作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完美体现。按现在的话说,他就是校对工匠。长期的校对工作,令他视力退化很快,每次校对,他都要面对有着油墨的清样,把面孔贴近了去看。每天下班,额头、眼镜和下巴都会留下三块黑斑,工人们风趣地说,陈师傅校对,是靠“闻”的。以致版面付印前,我都要幽默地叮嘱一句:“陈师傅‘闻’过没有?”工人答复“闻”过了,我便说:“‘闻’过我就放心了,付印吧!”陈师傅曾对我说,他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校对!2017年2月2日,传来陈师傅去世的消息,这个为新闻事业奉献终身的校对走了,享年86岁。
我原是无锡日报通讯员,从工厂调入新闻单位后,能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得益于诸多新闻前辈的关怀、扶持和培养。今天,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报业集团飞速发展,前程似锦,新闻人才辈出,令人欣喜。无论新闻媒体发生多大变化,党报人的使命和情怀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