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头脑里的旅行》:为百姓造像,为生活写真

  □张 月

  无锡作家黄小龙又有新作问世。他用敏感的神经,细细观察着身边人,认真体悟着身边事,用杂文的形式记录下来,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平淡的生活,变得生动和深刻起来。8月18日下午,由无锡市作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等主办的“在文字里找另一个精神世界”黄小龙《头脑里的旅行》新书分享会将在百草园书店举行。

  黄小龙,祖籍浙江兰溪,现定居无锡,著有散文集《表情》《永乐街》,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无锡市青年作协理事。“我是一个敏感的生活记录者,喃喃自语者。”黄小龙喜欢记日记,从小坚持的习惯陪伴了他几十年,于是,有了散文集《表情》。这部作品也让黄小龙获得了2019-2020太湖文学奖提名奖。黄小龙的写作从记录乡愁开始,如今,他的文字里,有了更多对时代社会的感知与反思。《头脑里的旅行》由一个个生活片段组成,分为“人间万花筒”“写作思考”“断章呓语”等多个部分,是黄小龙直白记录生活的一部杂文集,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和作者的心理变化。

  《大师兄》《杨阿姨》《理发师》《小女孩》……黄小龙为百姓造像,记录着各色人生;《撒欢记》《练习告别》《剪马兰头》《捉虫记》……黄小龙为生活写真,反映出世间百态。《头脑里的旅行》特约编辑胡家表示,敏感是一种天赋,同样遇到一个人或一件事,敏感之人生发出来的体悟和感想,要更多更广更深刻,黄小龙的这本书或可以当成一场实验,每一篇文章就是作者对生活中、头脑中社会人生的片段所做的有趣观察。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丁捷评价《头脑里的旅行》时说,黄小龙将他敏锐的神经触角伸向世界的细微,抓取出令人战栗的美,“它神经质而意识流,是一本具备先锋小说特质的书,个性十足”。无锡市青年作协主席殷国新评价黄小龙的文字干净、素白,“他在孤独写作的同时,企图释放什么,又企图藏匿什么,他的文字给我带来的阅读快感基本来自于此”。

  在黄小龙看来,作家应有所担当,善于发现闪光的东西并且点亮它,作为文学新人,他必须更加努力,用文字温暖这个世界。“黄小龙是一位创作非常勤奋、投入的作家,他有很旺盛的文学胃口,文字的表现力也强健并且独特。”无锡市作协主席黑陶期待黄小龙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文学视野,深入生活又超越生活,建立起真正属于个人的文学领地和作品辨识度。据悉,此次新书分享会也是无锡市作协品牌项目“钟书沙龙”的一次重要活动。无锡作家和读者代表受邀参与,大家将围绕新书,聚焦文学创作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