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友炜
我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一辈子会与副刊结缘。
上世纪60年代初,我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当了三年连、营通讯报道员,写的都是新闻稿。复员到无锡日报乃至上调市委宣传部工作后,也多半是写对外宣传的新闻稿和内部宣传材料,压根儿没接触过文学作品。直到1990年初担任无锡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兼新闻处长后,我才有机会接触到报纸副刊,并拜行家为师,开始学习写作散文、杂谈。短短几年,先后在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及一些地县(市)党报发表杂谈、散文100多篇。1994年10月,我被任命为无锡日报副总编辑,分管专副刊工作。此后,渐渐地,我便对文学副刊产生了感情。在分管专副刊的8年间,有过新办专版,赴外地参加副刊年会、笔会、评好稿等许多可回忆的往事,但最令我终生难忘的,还是21年前的2002年6月上旬,有幸参加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
评选在天津市郊的海军后勤学院进行。盛夏的天津,炎热难熬。我报到时已是汗流浃背。评委一人一房。我进入住房,只见室内窗明几净,空调已开好,书桌上一盏新式台灯,标有各类体裁的副刊作品摆放整齐。我放下行李,顾不上洗漱,迫不及待地翻开参评稿件,看看有哪些知名副刊人的文章。
我负责审读复评的作品大约有一百余篇,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散文、随笔、杂文等。首次参加全国性的报纸副刊作品评选,我既兴奋,又紧张,生怕点评不到位。于是,顾不上去探望在津的堂兄,顾不上到市区逛老街,更顾不上参加学院安排的文娱活动,夜以继日,全神贯注地阅稿、思考、写点评……
经过五天的紧张战斗,终于迎来了25位评委的投票表决:12篇作品确定为报送中国记协的佳作,参加定评中国新闻奖。最终,其中六篇作品分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同时,全国报纸副刊年赛的金、银、铜奖也各得其主。我至今还记得,无锡日报陆荣泉的散文《井冈常青树》被评为年赛银奖;石家庄日报郝斌生、赵红新的报告文学《家园保卫战》及厦门日报武阳滨的特写《忘不了,那挥动的手臂》,分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二、三等奖。他们得知这一喜讯,欣喜若狂,报社领导也为之庆贺。
我像“过电影”般地回忆天津那次评选。当时,与其说是在审阅作品,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那一篇篇具有时代精神,又有文学色彩的佳作,像吸铁石般吸引着我、打动着我,我真的陶醉在其中啦!在此,仅细说评选会上我主推的三文:
《家园保卫战》,主题是绿色环保。作者几进山地贫瘠的刘家沟采风,收集农民杜过秋凿石造林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他继承父亲杜智(造林模范)遗志,住进柿子洼里自搭的小石屋,在山石上刨坑,从石缝中掏土,硬是种下一棵棵黑枣树、柿子树、毛白杨等,美化家园。对于种树的艰辛,作者这样形象描写:“一镐下去,火星四溅,山石上只落下一处白点。”说到找土和用水,更是用了细节描写:“在荊棘蓬里掏两把,从山石缝中撮一棒,水要到山下去挑,一趟一公里,水担子压肿了肩膀,以后又溃烂,再以后长出新肉,磨出硬茧。”“那劲儿仿佛不是从肉体上使出来,而是从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整整20年,杜过秋和他的家人先后种下5万棵毛白杨、刺槐和黑枣树,历经严冬酷暑和沙尘暴、洪灾等考验,终使1000多亩荒坡变成一片绿洲。作者用对比手法描绘:杜过秋“刚上山时,山中只能闻到乌鸦、山雀单调凄凉的鸣叫”,如今“蝴蝶迷乱眼,野蜂嘤嘤飞。冬天,风不刺骨了;夏天,绿荫如盖了。七月核桃八月枣,九月柿子红火烧。柿子洼有了灵气、神气和珠光宝气。”评委们既为平凡而伟大的绿化造林英雄事迹而感动,更为作者那超前的环保意识、接地气的文风、惊人的笔力而喝彩!
《忘不了,那挥动的手臂》,主题反映“两岸一家亲”。作者融现场特写与人物特写于一体,描写自己随华东地区报纸副刊作品定评会的评委们(我也在场),从鼓浪屿乘船出发,在距台湾大担岛50米时,评委们与岛上士兵情感互通的感人场面。评委们齐声喊道:“同胞们,你们好,回家吧!”听到这震天的声音,台湾士兵走出碉堡向评委们挥手致意。作者抓住这一瞬间,妙笔生情,亲情流淌。千字文感人动情,评委们为之拍案叫好!
《井冈常青树》,革命传统教育的散文体裁。作者在首段就巧妙地以作家袁鹰散文《井冈翠竹》为引子,亮出“我更想赞美的是井冈山的常青树”之主题。他用不多的笔墨讲述了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旧居后墙处两棵大树20年起死回生的故事:1929年遭敌人焚烧,残躯焦枯,1949年神奇复苏,抽枝吐芽。作者伫立在神奇树下,联想到井冈老人毛秉华坚持向游人讲述革命传统和红军故事,他思绪万千,感慨万分,在文中写下这段优美文字:“是啊,井冈山每一棵常青的树,都汲取了先烈殷红的血,每一根枝条都悬挂着一个个悲壮、辉煌的故事。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花草树木也通人意,斯言诚然!”最后他点题道:“像他这样执著追求,无私奉献,创造了人间最瑰丽奇观的井冈之子,不也是井冈山的常青树吗?”看到作者这般从心灵流淌出来的妙语情怀,自然我投了赞成票!
在离开天津回程的火车上,我想了许多……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列入中国新闻奖评选序列,这对广大专副刊记者编辑来说,的确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这是对专副刊人艰辛付出的肯定和尊重。从事报纸专副刊作品写作和编辑的同志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难忘的评选是短暂的,但副刊情结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