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将小修小补纳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吴仁山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已培育认定首批16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这些生活圈中不仅有“小而全”的农贸市场,而且配备有社区超市、老年食堂(餐厅)等,较好地打通了社区惠民利民“最后一公里”。然而,一些生活圈在“业态齐全”方面尚显欠缺,主要是没有将小修小补纳入进来,很有必要补齐这个短板。

  所谓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并以多种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去年8月,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公布,无锡成功入选。日前,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又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此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服务便利化、标准化、品质化水平。

  “城,所以盛民也。” 城市生活,既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有接地气的生活服务。小修小补的“微服务”看似不起眼,但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让修鞋、配钥匙、改衣服、修自行车等接地气的服务回归百姓生活,让市民的生活更为便利,这些“小细节”,其实也体现出“大民生”的内涵。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优化社区商业网点的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统筹打造便利、舒心、品质、规范的便民生活圈。需要指出的是,生活圈内除了居民一日三餐所涉及的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之外,也应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点,这样能让城市社区商业业态更丰富、功能更完善。让更多小修小补走进便民生活圈,不仅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城市烟火气里不可或缺的一抹风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围绕便利消费、便民服务的目标,积极探索打造“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在生活圈内为小修小补划定“一席之地”,并加大对小修小补经营者的补贴力度,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其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可通过公益培训等方式,对城市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缝纫、修鞋、修小家电等技能的培训,通过鼓励、引导和补贴等方式,助其经营小修小补摊位,既能给他们提供更多谋生机会,也能方便社区居民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系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