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觉民
公厕文明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城市文明。近年来,通过开展“厕所革命”,我市公厕的建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市区二类及以上公厕比例达到82%。公共厕所数量、硬件设施、卫生管理等都有了明显提升,有的公厕还采用了“保洁机器人”自动清洗,做到“一客一保洁”,有的公厕配置感应洗烘设备以及温水洗手龙头等,这些公厕与“城市驿站”已颇为相近。《无锡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无疑可以助推城市的公厕建管水平“再上层楼”。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公厕建管中也应考虑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景区、综合体、机场、车站等场所的公共厕所都提供了比较好的如厕条件,甚至有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但除了以上这些场所,一些菜场、老街巷附近的公厕建管水平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公厕厕位少、卫生条件不佳、保洁次数少。菜场、老街巷是老年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老年人日常买菜、休闲时必然会有如厕需求。由于老年人普遍有骨质疏松、关节功能退化等疾病,使用公厕的蹲位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公厕建设、改造过程中,对这些场所公厕的硬件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建议相关部门予以关注,如果一时改造有困难,可以在厕位旁先加装一些扶手、拉手,至少可以为不方便的群体起到一个助力作用,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更好的如厕环境。(作者单位:无锡市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