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集聚新质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

  □ 张 建

  培育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善于见微知著、及时洞察和捕捉新质生产力的端倪和嫩绿新芽,又要聚精会神、保持定力推进新质生产力集聚量能,做大做强。要聚焦扩大新质研发增量、新质人才增量、创新型新质企业增量,大幅提升对新技术、新产业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研发强度,集聚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高端人才,引进更多科创型企业家在无锡深耕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个新词语的诞生,往往表明一种新的力量、新的趋势、新的萌芽的出现和演变。词语,是人类认知的结晶与成果,人类认知的每一次升华与跨越,都会以新词汇的出现为标志。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具有深谋远虑的战略考量。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和引领者,谁就是时代的赢家。人类作为创造生产力的主体,在物竞天择、自然选择的进化中,依靠自身智力和创新力,实现了生产力由低质向高质的进化演变,使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的能力极限,找到了一把通向文明之门的钥匙,创造了改天换地、荡气回肠的灿烂文明。近代以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新质生产力点燃发展新引擎,成为开辟新时代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每一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自身的规律,都是由新科技、新技术催生萌芽,并逐步由量变向质变突破,最终实现对传统产业和生产方式的“创造性破坏”,带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正是基于对这一规律的洞悉和把握,我们在培育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善于见微知著、及时洞察和捕捉新质生产力的端倪和嫩绿新芽,又要聚精会神、保持定力推进新质生产力集聚量能,做大做强。

  在当今时代,培育新质生产力尤应在不断扩大三方面要素的增量上下功夫:

  一是扩大新质研发增量。科技创新是无尽的前沿,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起搏器,是科技革命的引爆点,是实现从0到1创造奇迹的最大变量和增量。要始终聚焦前沿技术、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不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创造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在他所撰写的美国科学政策开山之作《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指出:“一个依靠别人来获得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无论其机械技能如何,其工业进步都将步履缓慢,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也非常弱。”无锡作为制造业大市,要保持产业创新的领先态势,就要大幅提升对新技术、新产业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研发强度,尤其要不断扩展新质研发的广度和深度,将研发的触角探伸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最前沿,不断用研发的新成果开辟产业新空间,创造产业新赛道。

  二是扩大新质人才增量。科技人才是创新的宝贵资源,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具有专业性、时代性、保鲜性,只有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具、走在时代前列的新质人才,才能为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和生生不息的新动能。华为正是以独具慧眼的战略目光,将不为人注目的土耳其天才数学家引入企业,为华为开发出世界领先的5G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无锡要在构筑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下大力气补上新质人才这块短板,使无锡成为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在每个前沿产业都拥有一大批尖端新质人才,成为产业方向的引路人和开辟者。

  三是扩大创新型新质企业增量。当前,越来越多的科创型企业成为新产业、新赛道的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他们集产学研用于一身,成为产业界的新势力和新物种。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和领军者,本身就是集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企业具有全球化视野,企业的发展范式具有内生性、融合性、跨界性、网络性、颠覆性,是新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引领者。无锡要下大力气引进更多科创型企业家在无锡深耕发展,形成新质科创型企业集群,使这些科创型企业为无锡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