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宜兴市民发现在城区的路口,出现了“聪明”的信号灯。有多“聪明”呢?驾车出行经过路口时,一旦车流量增大,交通信号灯绿灯时间就会自动延长,一旦车辆变少,交通信号灯旁的显示屏就会出现“倒9秒”计时,等最后一辆车通过,倒计时正好结束,切换下一个相位放行。
“真的是太神奇了!这个信号灯怎么会知道路口有多少车辆呢?怎么能把放行时间计算得这么精准?”市民小吴不禁感叹。小吴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龙潭路与陶都路路口,这是进出宜兴城区的重要通道。以往这个路口的信号灯是固定每个相位40秒的绿灯放行时间,在高峰期,东西向车流量变大,队尾的车辆就不够时间通过路口,需要等待下一个绿灯通行,在流量特别大时,甚至要等上好几轮红灯。但自从有了“聪明”的信号灯,就像是现场有了多名交通警察在指挥疏导,排队等候通过时间明显变短了。
原来,这是交警部门利用“雷达+AI”技术,将原有的信号灯路口固定配时升级为实时配时的成果,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现在时—智慧交通指挥系统”。宜兴交警大队交通指挥中心主任贺丹东介绍,“现在时—智慧交通指挥系统”将相控阵雷达感知技术运用到城市智慧交通建设中,雷达用“高空视角”俯瞰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实时感知车辆排队长度、通行速度等,通过边缘计算,实时生成配时方案,配合“倒9秒”计时提示装置,避免“绿灯空放、红灯压车”,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并且,系统还设有“防反溢”功能,当高峰期绿灯放行时,如果雷达探测到道路车辆接近路面饱和,系统会自动终止放行,避免相交方向拥堵或是满溢至上游路口,导致道路锁死的情况。根据测试结果,安装该系统后,宜兴城区路口的通行效率普遍提高了1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时—智慧交通指挥系统”还有许多附加功能。比如在宜兴市氿滨大道,全线安装了感知系统,就做到了全线信号灯通盘考虑,能够根据各交叉口实际需求,实现交叉口全线智慧协调,做到主干道智能绿波,又确保了支路通行顺畅、不压车,全线通行时间缩减26%。“在城区道路开车能做到连续2公里一路绿灯真的是太舒服了!”市民纷纷点赞。另外,在“倒9秒”显示屏不工作的间隙,显示屏还交替出现“严禁酒驾、礼让行人”或是“不闻其声、不得转账”的提示语,将交通安全理念和反诈意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到市民脑中心中,成为了城市宣传的重要阵地。目前,“现在时—智慧交通指挥系统”已实现城区和重点乡镇全覆盖联网,遇到重大交通管制时,交通指挥中心的民警可以远程一键操控各路口的信号灯,改变了以往每个路口信号机都要靠警员到现场手动调控的状况,大大节约了警力,真正实现了“科技强警”!(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