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一村一策” 行动壮大村级收入

全市10个村庄首批示范,激发资源要素活力,做强特色产业

  本报讯 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我市在全省率先走出四级联动共推“一村一策”新路。昨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此举始于去年,旨在推动乡村加快改革、优化服务,不断激发资源要素活力,做强特色产业。近期经专家评选,江阴山泉村等10个村成为首批市级“一村一策”示范村。

  村企联合,助产业绿色发展拓增收空间。去年我市实行“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建立村情资料库,对乡村经济、资产资源等情况全面梳理,因地制宜设立发展项目。面临企业多而小、用地碎片化发展困境的江阴周庄镇山泉村,迅速融入江阴去年启动的工改三年行动:腾出2300亩土地,联合国企、村级企业投资70亿元建设江苏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乘着工改和‘一村一策’东风,村、企放心大胆干,到2025年建成运营后,将成为‘绿色、集约、智能’印染集聚示范区,统一为企业处理污泥等污染物,助力企业提升装备、节能减排。”村委副主任李东说。目前主体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预计企业入园并达产后,村级收入可增至1亿元。“山泉示范”引导下,部分乡村正转变外延式扩张理念,推动工业企业集聚集约化发展。

  持续优化公共配套,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一村一策”机制下,市、区、镇共同把脉村级发展痛点。锡山区鹅湖镇鹅湖村甘露青鱼小有名气,建成了“一千亩高标准农田基地、一千亩种养殖基地、一千亩旅游观光基地”,但这两年增长乏力。把脉后,村集体意识到要尽快解决景观单一、游客深度体验不足等问题,在更高层次上盘活乡村资源。去年以来,村集体通过向上争取和自筹资金,投入近1000万元,改造了10多条村道、在南青荡沿岸增设绿化景观等。业内人士说,乡村要让山水资源释放生态红利,并非简单地招几家企业就行,而要加强项目谋划,结合市场需求优化整体环境。鹅湖村在这方面走出了新路,今年村级经营性收入将增至1000多万元。

  推进闲置宅基地改革,拓展村集体增收空间。“村里没有新增建设用地,怎么办?”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曾和其他乡村一样为此困惑。随着“一村一策”深入推进,市农业农村局、阳山镇和村集体多次商讨,明确出路在于优化闲置宅基地盘活机制:村集体建立闲置宅基地管理平台,农民可将房屋使用权流转给村集体,也可自行或与他人合伙按平台要求建设经营,加快发展民宿、文创等新业态。村集体由此引入农文旅企业30多家,今年预计由此增收120万元。“桃源示范”通过建章立制让闲置资源转变为发展要素,为一批着手发展休闲农业的镇村提供了借鉴。(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