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经济开发区成立仅5年,教育这项民生工程就呈现出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近日,记者专访无锡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局长杨柳,听了她的回答。
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经开区成立之初,摸清了教育“家底”,直面巨大压力。因人口导入多,适龄儿童占比高,学位需求异常大。作为高端人才集聚区,区域百姓对高品质学校、多元化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有着更高的期盼。“我们顶住压力,加快建设,努力满足居民对教育的美好期待。”杨柳说。
教育事业想要高速、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全方位支持等一样不能少。经开区顶层设计目光长远,2019年出台《无锡经济开发区教育设施规划布局(2019—2035年)》。经开区成立后对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资源布局、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设计规划,强健了教育“筋骨”,提出了“建全市最好的学校、办全市最好的教育、创全市最好的品牌”这一目标。
用“全市最好”这样的词语,是否过于自信?杨柳坦然道:“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我们竭尽所能朝着这样的理想状态努力。”在她看来,“全市最好的教育”,一定是优质均衡的,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支撑。杨柳报出了一串数字:经开区成立以来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3.16亿元,年均增长24.83%。经开区已投资85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学校38所,到2035年这片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有80余所学校。“这样的力度在全市绝无仅有。我们按照‘3年补欠账、3年超前建’的计划,高标准建设精品新校,高品质升级现有学校,仅用5年时间就扭转了区域学位紧张的局面。现在全区教育资源充裕,保障了学生舒心上学。”
建起优质均衡“资源链”
经开区如何追求教育优质均衡?以强劲力度推进区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该区向着优质均衡教育这个目标迈出的第一步。杨柳说,经开区是全市率先将所有学校纳入区管的区域,“学校全部纳入区管后,我们加大力度推进学校发展,让学校焕发新的生机。”比如无锡市太湖实验小学以服饰文化特色课程为核心内容开展艺术教育,2023年获评第七批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现在,经开学校的办学特色愈加鲜明,各校找准赛道,从科技、艺体、美育等学校亮点工作出发,坚持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充分利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让全区现有学校高质量发展多了一重助力。比如太湖街道片区的东绛实验学校与金桥教育集团联手,华庄街道片区的华庄中学、华庄中心小学与无锡外国语教育集团结对,双方在课程建设、质量把关等方面深度合作,带动学校开启发展新局面。
备受关注的新学校,经开区邀请国内外一流团队设计、高标准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嫁接”,实现高起点开办。“‘十四五’以来,全区开办了10余所新学校,依托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无锡市江南中学等市属品牌,借力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资源,发挥尚贤教育集团、行知幼儿教育集团等本土优势,让新学校高速、高品质发展。”杨柳说。该区与高校以及第三方优质资源合作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无锡太湖湾学校(暂定名)预计今年投入使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将使新校在高校支持下和名校长的引领下高位发展。
打造卓越创新“人才链”
经开区迅速扩大的教育版图,需要大量优秀人才支撑。人才从哪里来?经开区教育系统提前谋划,优化人才引育模式,用行动展现其爱才之心、用才之能。
据了解,经开区为“名师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100万元购房补贴和各类奖励津贴。“全区通过精准调控专技高级岗位比例,拓展教师成长成才的发展空间,打通他们的晋升通道。”杨柳表示。数据显示,经开区成立以来全区招聘在编教师783名,引进特级教师、校(园)长及骨干教师等40余名,近两年“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学历新教师占比超70%。
为了留住教育人才,经开区诚意十足。经开区实施的“353”强师计划,力图通过3年助力教师序列成长进阶培养和管理者序列领导力提升培养,给有能力、有干劲的人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留人拴心,经开区为非无锡籍新教师提供一年免费住宿,让新教师安心留下从教。此类爱心举措还有很多。“我们还在2023年教师节当天发布了‘惠师强师’十大举措,比如配齐教学辅助人员,减轻教师非教学工作量等。”杨柳说道,“经开教育还推进了教育治理数字化工程,计划基于星火教师助手5.0搭建AI教研平台,指导教师运用数字资源高效备课,通过全场域的数据采集并分析,实现‘精准导’‘精准教’,切实给一线教师减负、减压。”
未来两到三年,经开区还将开办多所新校,对此,经开区教育局出台《无锡经济开发区新校高位发展行动方案(试行)》,成立开办工作组,由管理人员和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确保新校高位运行。杨柳说,新学校启用前一年,校长、副校长等领导班子就位,新教师招聘完成并接受培训。“比如今年秋学期即将启用的两所中学由江南中学教育集团选派校长和覆盖全学科的骨干教师入驻。”
串起社会育人“成长链”
1月11日,教育部公示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无锡市尚贤万科小学位列其中。尚贤万科小学拥有全省首个校内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是集教、学、研、展、赛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科技空间站”。这个教育基地是经开区实施“小馆建在学校”项目,拓宽学生成长空间的成功案例之一。
提及这个项目建设的缘由,杨柳表示:“面向未来的学校,应是以人为本的,能形成更丰富的课程形态,让孩子们学习更加生动,成长更具个性,教育呈现更加丰富。2021年初,无锡市政府提出‘小馆建在学校’构想,当时我就在想,如果经开区的孩子有能够感受实物、在真实情境下学习的场地该多好。这一想法得到支持后我们立即行动。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纸博物馆等都已经建成,正在着力打造生命教育体验馆,展示生活中安全场景,后续定制一系列主题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在各个学校的小馆以及定制的课程,全区学生都能受益。
杨柳认为,育人是全社会的事,要进一步推动学校建立大资源观,把社会资源变为教育资源。比如经开区教育部门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进校园,开设“冠军课堂”,还充分利用江南大学等在锡高校资源开设“博士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江南大学深化合作,构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等课程体系。”在她看来,经开区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城市“新核”,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区内甚至市内高科技资源都能服务学生发展,让教育更加触及未来领域,进一步增强学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培养具有经开特质的少年。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