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山区总工会把产改工作融入奋进“五地四创”、实现“鲲鹏迭变”的惠山发展全局,以“三抓三强”之举推进惠山产改攀高走强,在全市产改中始终处于第一方阵。
抓统筹,强机制,夯实产改基础。巩固党建促产改机制,推动区委和各镇(街道)党(工)委把产改纳入工作要点和综合考核,区、镇两级产改联席会议制度运行顺畅。优化产改服务机制,定期组织产改调研、培训,出台产改指导站建设办法,投用18个产改指导站,打通产改服务最末端。建构产改激励机制,出台全区产改创新项目评选扶持办法,累计评选出20余个产改创新项目并给予扶持奖励,推荐无锡戴卡轮毂获评全市首批产改示范企业。
抓特色,强载体,充沛产改动能。思想引领拓深度,建成8个新时代职工思想教育基地和5个“惠学习·车间阅读驿站”,累计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劳模说(职工说)”系列活动百余场次。赋能成长强力度,在全市率先设立区级“工匠日”,参与设立1亿元“惠山工匠”创新培育基金,定期评选表彰奖励“惠山工匠”。维权服务有温度,建成区级人大代表工会联络站等维权服务特色载体;“关爱·圆梦”工程打通促进就业、引才创业、助力产业的全链条路径;“工娃小家”有效解决双职工“带娃难”问题,“缘聚惠工”活动架起青年职工好鹊桥。产改宣传重精度,创作的摄影连环画《王大刚考证记》得到企业称赞、职工认可、上级肯定。
抓园区,强网格,推进产改扩面。强化制度供给,编制惠山区园区产改工作指南,园区产改推进有遵循。深化网格机制,在惠山高端装备产业园、惠山科创中心园区科学划分网格,设置节点企业,配备产改联络员,融通党建、工建,激发产改“乘数”效应。优化服务平台,各园区建成融产改指导站和职工之家功能为一体的服务阵地,为企业提供点单服务。亮化特色项目,惠山高端装备产业园的欢乐职工餐厅、科创中心园区的惠山交友中心和西站物流园区的职工共享中心都深受职工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