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炫
《世事心语》是陈玉退休后写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全书共分四辑,每辑都有重点,都有非常感人的篇章。作者充满励志情怀的叙说和洋溢着激情的文字,不仅给阅读者带来文学审美上的满足,也让人们从中得到向上的力量和前进的动力。
作者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的种种磨炼都成为其人生道路上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用在作者身上,是最为贴切的。作者在“写在前面”中有这样的自我介绍:“一个人不可能选择自己所处的年代。我出生在战争年代,身处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前,乱世与凄苦成为我童年的记忆。少年时随父南下求学,至高中二年,海峡风云变幻,怀着一腔热血,弃学从戎。本想操枪报国,却又遭遇‘四清’和‘十年动乱’。退伍回乡务工7年,春回大地后走上新闻岗位……乘改革开放东风和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边干边学。”这段文字质朴而平实,没有提及自己曾任《无锡日报》副总编辑、《华东信息日报》总编辑的职务,体现了作者一贯秉持的谦虚谨慎的作风。然而,如果翻开这段文字背后的经历和故事,有些情节和细节,用“不凡”,甚至“惊心动魄”来形容都不为过。
且从《三次入党悠悠情》说起吧。作者自小生活在老区,他的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经历,让他早早就有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梦想。参军后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当上了班长。1964年底,连队党支部通过了他的入党志愿书。苦等一年多后,却因父亲的问题,他不仅被取消了预备党员的资格,提干资格也泡了汤。到了1969年,根据新的政策精神,已经从连队调到师政治部宣传科报道组的他,又获得了一次“预备”的机会。结果,由于家庭问题仍然没有结论,还要“继续考验”。入党不成,留队不能,在他退伍时,组织上为他写了鉴定材料,介绍了他争取入党的曲折经历,建议地方一旦他父亲的历史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以入党。1971年,他终于圆了自己的入党梦。这时候,他的身份是无锡焦化厂的一个普通工人。为此,他在书中收录了一篇题为《爸爸死不瞑目》的散文,将父亲蒙受的冤屈,写得清清楚楚,该文是一篇真正的感人之作,对于读者理解那段历史、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飞来横祸,是有启迪作用的。
《眼镜科长和我》《军营寻根》《老陈师傅》等篇章,记叙了作者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战友情、同事情、朋友情和上下关系之情,散发着浓浓温情。散文《一家四母》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者赡养的四位母亲,分别是生母、岳母、继母、岳母的妯娌。当年,无锡有位副市长视察居民小区,顺便探访他家后,十分感慨地说:“听报社同志说,你们家像敬老院、托老所,看来果然如此。”他的亲生母亲是最后一位住到他家里的。他曾几次要把亲生母亲从老家接来无锡一起生活,老人家体谅他家里已经有三位母亲需要照顾,始终不肯来。直到1996年,作者发现母亲得了糖尿病,才坚持把母亲接到身边来养病。他不说自己的好,却感叹:“妈妈对儿女的爱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无私的爱,无限的爱,伟大的爱,永远的爱。”其他如《中秋节那天,妈妈走了》《兄妹情深》等都写得很感人。
作者的作品,偏重于“红色经典”这一路,这跟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工作的经历、追求的目标和由此形成的“三观”有着内在的联系。《红色的情结》写了他退休不久就加入无锡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工作的情况。作者用抒情的笔调写道:“在所有颜色中,我最爱红色。我出生在苏北老区,蒙山、沂水养育了我,从小听老区人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红色故事长大。在老区,人们将拥护共产党的人家叫‘红色堡垒户’,把党建立的政府叫‘红色政权’,‘红哥’‘红嫂’是革命人的美称,《东方红》和《解放区的天》是老区人最爱唱的红歌。”
这中间,还有两篇不能不提的作品,即《巴金与寻找理想孩子通信前后》和《牢记巴金爷爷的嘱咐》。两文叙述了1985年,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五年级十名少先队员给时任中国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巴金写信,提出面对金钱至上的思想冲击,20世纪80年代的少年应该追求什么理想、怎样追求理想的问题。7月中旬,少先队员们收到巴金以理想为题的3000多字回信。在这一重大新闻题材面前,作者带领编辑部有关人员紧抓不放,写出了很有影响力的长篇通讯《牢记巴金爷爷的嘱咐》。该事件在全市乃至全国反响热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先后转载、刊登通信和发表言论,引发青少年理想教育的大讨论。
我认识陈玉时,才十七八岁,他刚到而立之年。我是无锡焦化厂炼焦车间的普通工人,陈玉是炼焦车间书记。他在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和关注车间生产的同时,成立了一个车间通讯报导组,培养文学青年。我这个喜欢写点小通讯、小评论的工人,成了这个通讯报导组的成员。读到书中《母厂的变迁》等篇章,对于我来说,不仅分外亲切,而且感触良多,唤起了我的无限怀恋。而今,他已年届八旬,我也奔七了,时间过得就是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