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任何一座城市,青年是什么样子,前途就是什么样子;任何一个青年,来到哪座城市,就给哪座城市带来了青春的气息。目前,无锡正在加快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聚焦青年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全方位回应青年关切,为青年提供更广阔的成才平台、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城市与青年发展的双赢。
■青年发展需求多元化
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多平台、多层次的舆论互动,催生了青年更多元的价值观。当前,经济的转型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青年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更加强调主体性,青年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职业的发展,价值选择的功利性增强,青年群体的就业方式、就业选择、就业价值理念表现出与其他群体显著不同的特征,知识型与技能型并重,不少青年选择在新就业领域施展才华。
利益需求多元化。在选择未来发展城市时,青年最关注的是就业机会和生活成本,青年倾向在城市有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发展空间、更满意的收入以及更稳定的社会保障。近年来,不少制造业企业的青年流向了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新兴行业。相较于外卖、电商等“看起来更有趣”的行业,工厂工作内容较为枯燥单调,对追求个人价值、期望工作生活更为自由的青年群体而言,并不具备太强的吸引力,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愈加凸显。
组织方式多元化。数字创新与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传统的劳动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青年所处的就业环境与就业趋势已发生了显著变化,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大。青年的分布聚集方式、工作范畴与互联网高度融合,从事的行业比较新,游离于传统的社会保障机制之外。当前多元化和流动性的社会变迁使青年群体赖以生存和工作的场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青年日益“离场”,组织难以“到场”。
生存选择多元化。青年职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是在部分行业和单位,除了资历、才能、业绩外,青年发展还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影响了青年的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慢就业青年群体”“缓就业青年群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与“斜杠青年”一同兴起的,是以快递小哥为代表的新兴群体。创业成为不少青年的新选择,拥有一定资金资源或技能的青年返乡创业,农村成为他们实现个体价值、获得成就感的新天地。
■完善支持青年发展政策体系
人是城市的根本尺度,年轻人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源泉。面对青年需求多元化的特点,无锡要加快完善支持青年发展的政策体系,打造更有特色、更加温馨的青年之家、国际社区,实施从婚恋生育、老人赡养到个人保健的全周期专项服务工程,让城市更好地吸引青年、集聚青年、成就青年,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拓宽青年群体社会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加快进驻青年喜爱的网络空间,推出更多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网络产品,采用短视频、动漫、网络直播等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青年的社会生活之中,实现从“影响”到“引领”青年。引导青年注重意见表达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强化青年在网络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不断拓宽青年群体社会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实现青年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健全完善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政策体系。聚焦青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和完善适应时代要求的无锡青年政策支持体系,并有效推动青年公共政策的实施。探索适合青年成长成才的路径方式,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充分认识“青年是城市的未来”,完善青年人才招引政策,以地标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吸引更多高层次青年人才来锡,增强青年对无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准确把握数字经济视域下青年成长环境和思维观念的深刻变化,紧扣新时代青年的社交新趋势,创新“互动+社交”模式,依托“职业+地域+兴趣组织”,在符合条件的青年群体中构建组织和延伸工作手臂,切实解决青年面临的住房、就业、教育、婚姻等方面的普遍困难,构建起“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持续实施“青年技能提升计划”,使青年从“流入”到“留下”进而“融入”,不断增强青年的职场适应能力。
促进青年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当前青年群体对工作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能否找到工作层面,而是期望从“有一个工作”转到“有一个满意的工作”。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政府要为青年营造公平就业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加快提升无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渠道和行之有效的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实现人与工作岗位的有效对应。
(作者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